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 人口流动理论概述第11-13页
  (二)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结构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第13-15页
 三 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与不足第15-18页
  (一) 研究思路概述第15-16页
  (二)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第16-18页
第二章 文章研究的相关概念的选择第18-24页
 一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第18-21页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特征第18-19页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第19-20页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特征第20-21页
 二 粮食主产区的特征第21-22页
 三 经济结构形式第22-24页
  (一) 社会生产关系第22页
  (二) 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第22-23页
  (三) 涵盖范围大小第23页
  (四) 不同的领域第23-24页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升级影响机制分析第24-36页
 一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影响第25-28页
  (一) 理性小农和生存小农第25-26页
  (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的正反作用第26-28页
 二 劳动力流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长第28-30页
  (一) 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增加第28-29页
  (二) 工资收入的提高增加社会总需求第29-30页
 三 劳动力流动促进总供给的影响第30-36页
  (一) 工资报酬作用下的劳动力供给第30-31页
  (二) 对粮食主产区的人力资本支持第31-32页
  (三) 技术管理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32-36页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44页
 一 变量和数据来源第36-37页
 二 面板数据定义第37-38页
 三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第38-44页
  (一)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一产业的影响第38-39页
  (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二产业的影响第39页
  (三)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第39-40页
  (四) Hausman检验第40-41页
  (五) 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第41-43页
  (六)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三产影响的“M”型影响结果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4-48页
 一 对“M”型影响结构的简要解释第44-45页
 二 政策建议第45-48页
  (一) 加强农业发展的机械化和集约化第45-46页
  (二) 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第46页
  (三) 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方向流动第46-48页
附表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技术专利强制许可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昆明金化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