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价值 | 第7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研究价值 | 第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村两委关系的划分 | 第8页 |
·不协调关系的表现 | 第8-9页 |
·不协调关系的原因 | 第9-10页 |
·解决问题的对策 | 第10-11页 |
·总结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农村政治权力的历史演进 | 第13-19页 |
·1978 年前我国农村政治权力的历史演进 | 第13-14页 |
·1949 年以前农村的政治权力 | 第13页 |
·1978 年以前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政治权力 | 第13-14页 |
·人民公社的解体 | 第14-15页 |
·村民自治的法理探索过程 | 第15-19页 |
·政策初步指导时期 | 第15页 |
·国家立法规范时期 | 第15-19页 |
第3章 村两委关系的现状及成因 | 第19-23页 |
·村两委关系的现状 | 第19-20页 |
·村两委关系的成因 | 第20-23页 |
第4章 理顺村两委关系的五种模式 | 第23-27页 |
·“一肩挑”模式 | 第23页 |
·“两推一选”模式 | 第23-24页 |
·“一制三化”模式 | 第24-25页 |
·青县模式 | 第25页 |
·“4+2”模式 | 第25-27页 |
第5章 对策及建议 | 第27-30页 |
·深入推进村民自治机制的完善,转变领导方式 | 第27页 |
·以五种模式为依托,坚持推进制度的创新 | 第27-28页 |
·与时俱进,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式,转变行政管理方式 | 第28页 |
·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两委干部综合素质 | 第28页 |
·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监督,保障村民的监督权 | 第28-29页 |
·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吸引青年人的加入 | 第29-3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