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城市小河道的改造与景观设计研究--以漯河市棠江河设计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对象第11-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文献档案法第12页
     ·学科优势互补法第12-13页
     ·实例考察法第13页
     ·实证研究法第13页
   ·研究内容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3-17页
     ·内容框架第13-14页
     ·技术路线(图 1-3)第14-17页
2 城市小河道的改造与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第17-25页
   ·城市小河道的改造与景观设计相关概念第17-20页
     ·城市小河道的概念第17页
     ·城市小河道的功能第17-18页
     ·城市小河道的类型第18页
     ·城市小河道景观第18-19页
     ·城市小河道景观分类第19-20页
   ·城市小河道景观与城市的关系第20-22页
     ·城市小河道的发展历程第20-21页
     ·城市与城市小河道景观设计的关系第21-22页
     ·城市小河道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第22页
   ·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第22-24页
     ·景观生态学第22-23页
     ·美学第23页
     ·行为心理学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国内外案例分析与总结第25-35页
   ·国外案例分析——日本精进川案例第25-28页
     ·项目概况第25-26页
     ·总体规划第26-28页
     ·案例小结第28页
   ·国内案例分析——深圳福田河案例第28-30页
     ·项目背景第28-29页
     ·总体规划第29页
     ·景观改造措施第29-30页
     ·案例小结第30页
   ·城市小河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第30-32页
     ·小河道景观规划策略问题第30-31页
     ·小河道景观建设现状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5页
4 城市小河道的改造与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与策略研究第35-55页
   ·城市小河道改造与景观设计的原则第35-37页
     ·生态性原则第35页
     ·整体性原则第35页
     ·地域性原则第35-36页
     ·安全性原则第36页
     ·景观丰富性原则第36页
     ·人性化原则第36-37页
   ·城市小河道改造与景观设计具体方法第37-45页
     ·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第37-38页
     ·小河道景观设计定位与分区规划第38-39页
     ·小河道景观平面布局第39-40页
     ·小河道景观横断面设计第40-41页
     ·小河道景观交通设计第41页
     ·小河道景观的视觉营造第41-43页
     ·小河道景观细部要素设计第43-45页
   ·城市小河道改造与景观设计要点第45-52页
     ·小河道水量保证第45-46页
     ·小河道水质修复第46-49页
     ·小河道护岸第49-51页
     ·小河道亲水活动设施建设第51页
     ·小河道历史文脉传承第51-52页
   ·城市小河道改造与景观设计的策略第52-53页
     ·恢复小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注重原生态回归第52-53页
     ·小河道周边城市要素的虚实引入第53页
     ·休闲活动空间的充分引入——注重人的参与性第53页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 实证研究——漯河市棠江河河道改造及景观设计第55-73页
   ·研究背景第55-58页
     ·漯河市概况第55-56页
     ·漯河市河道现状第56-57页
     ·棠江河现状第57-58页
   ·棠江河改造与景观设计原则第58-59页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58页
     ·自然优先的原则第58页
     ·因地制宜的原则第58页
     ·公众参与性的原则第58-59页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第59页
     ·功能与环境的整体原则第59页
     ·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第59页
   ·棠江河改造与景观设计定位与总体规划第59-66页
     ·设计定位第59-60页
     ·规划结构第60-61页
     ·分区规划第61-66页
   ·棠江河改造与景观设计具体措施第66-72页
     ·保证水量水质第66-68页
     ·横断面设计与护岸建设第68-70页
     ·景观视线营造第70页
     ·景观设施小品与构筑物设计第70-71页
     ·绿化种植设计第71页
     ·灯光环境设计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结论与讨论第73-75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73页
   ·讨论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第79-81页
附录第81-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梯消防车稳定性的研究
下一篇:德国高校体育馆的复合利用与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