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采运与利用论文--木材学论文

木材含碳率的测定与碳素储存数据库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绪论第13-31页
   ·课题背景第13-14页
   ·研究的相关概念第14-18页
   ·研究现状第18-22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研究方法和碳循环模型第24-31页
     ·研究方法第24-28页
     ·技术路线第28页
     ·碳循环模型第28-30页
     ·碳循环模型与该研究的关系第30-31页
2 木材与木质材料的碳素储存第31-42页
   ·木材的碳素储存第31-32页
   ·木质材料及加工过程的碳素储存第32-35页
   ·木结构建筑碳素储存第35-38页
   ·木质家具碳素储存第38-39页
   ·纸张的碳素储存与环保性能第39-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3 木材含碳率的测定第42-84页
   ·数据采集及样品特性第42-45页
     ·采集样地介绍第42-43页
     ·数据样品特性第43-45页
   ·木材含碳率的测定第45-47页
     ·不同方法含碳率的测定第45-46页
     ·含碳率的不确定性分析第46-47页
   ·帽儿山林场木材含碳率测定第47-83页
     ·帽儿山林场不同树种木材含碳率测定第49-55页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55-83页
   ·本章小结第83-84页
4 木材碳储量计量与预测第84-93页
   ·木材碳储量计量方法第84-87页
     ·森林碳汇估算方法第84-86页
     ·木材与二氧化碳第86-87页
   ·木材固碳与计量方法及预测第87-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5 不同树种木材碳素储存数据库的建立第93-105页
   ·木材碳素储存数据库建立的意义第93页
   ·基于DbManager平台的木材碳素储存数据库建立的基本方法第93-95页
   ·木材碳素储存数据库核心程序语言的建立第95-99页
   ·木材碳素储存数据库的功能第99-100页
   ·木材碳素储存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第100-104页
     ·数据库启动第100页
     ·数据库界面及其使用第100-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结论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nTEC模型东北森林碳源/汇时空分布研究
下一篇: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休眠芽的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