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犯罪问题研究--以河南T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 导论 | 第8-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 概念界定 | 第9-12页 |
1. 风险 | 第9-10页 |
2. 犯罪风险 | 第10-11页 |
3. 农村青年犯罪风险概念的自我理解 | 第11-12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 国外关于农村农民犯罪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国内关于农村农民犯罪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六)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河南T县农村青年犯罪的状况与特征 | 第16-23页 |
(一) 河南T县农村青年犯罪的状况 | 第16-19页 |
1. 河南T县的基本状况 | 第16页 |
2. 河南T县农村青年犯罪的现状 | 第16-19页 |
(二) 河南T县农村青年犯罪特征 | 第19-23页 |
1. 犯罪行为具有流动性 | 第19页 |
2. 犯罪内容具有不确定性 | 第19-20页 |
3. 犯罪手段具有多变性 | 第20-21页 |
4. 犯罪形式具有团伙性 | 第21页 |
5. 犯罪成员的低龄化 | 第21-23页 |
三. 河南T县农村青年犯罪的社会后果 | 第23-27页 |
(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秩序 | 第23-24页 |
(二) 影响人际关系的协调和谐 | 第24-25页 |
(三) 影响乡村社会的治安管理 | 第25-27页 |
四. 河南T县农村青年犯罪的主客观原因 | 第27-38页 |
(一) 农村青年犯罪的主观原因 | 第27-29页 |
1. 文化程度不高 | 第27页 |
2. 心态结构不良 | 第27-28页 |
3. 生活状态不同 | 第28-29页 |
(二) 农村青年犯罪的客观原因 | 第29-38页 |
1. 乡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 第29-32页 |
2. 乡村文化资源的匮乏 | 第32-34页 |
3. 乡村制度建设的缺失 | 第34-35页 |
4. 乡村社会控制的弱化 | 第35-38页 |
五. 农村青年犯罪的防控思考 | 第38-45页 |
(一)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农村青年的法律意识 | 第38-39页 |
(二) 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青年的生存环境 | 第39-40页 |
(三) 开发文化资源,满足农村青年的文化生活 | 第40-42页 |
(四) 整合控制力量,探索乡村治理的长效机制 | 第42-43页 |
(五) 构筑防控体系,促进乡村秩序的良性运行 | 第43-45页 |
六.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