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 第8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一) 国内研究 | 第8-9页 |
(二) 国外研究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论文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住房保障的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一、住房保障制度的内涵 | 第12页 |
二、住房保障体系的改革原则 | 第12-13页 |
(一) 政府主导、市场导向 | 第12页 |
(二) 适度保障和动态调整 | 第12-13页 |
三、住房保障制度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13-17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住房保障的理论阐述 | 第13-14页 |
(二) 住房保障的社会学理论 | 第14-15页 |
(三) 住房保障的经济学理论 | 第15页 |
(四) 住房保障水平的倒 U 型发展曲线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福建省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及运行机制的现状 | 第17-21页 |
一、制度实施 | 第17-18页 |
(一) 保障制度 | 第17页 |
(二) 实施 | 第17-18页 |
二、运行机制 | 第18-21页 |
(一) 机构设置 | 第18页 |
(二) 资金投入 | 第18-19页 |
(三)土地供应 | 第19页 |
(四) 质量安全 | 第19页 |
(五) 保障体系 | 第19页 |
(六) 配租配售 | 第19-21页 |
第四章 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8页 |
一、现状 | 第21-25页 |
二、问题 | 第25-28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城市住房保障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 第28-34页 |
一、国外典型国家住房保障的实践及启示 | 第28-30页 |
(一) 美国 | 第28-29页 |
(二) 德国 | 第29页 |
(三) 新加坡 | 第29-30页 |
二、我国典型城市和地区住房保障的实践及启示 | 第30-32页 |
(一) 香港 | 第30-31页 |
(二) 重庆 | 第31页 |
(三) 天津 | 第31-32页 |
三、启示 | 第32-34页 |
(一) 完善的法律法规 | 第32页 |
(二) 强化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责任 | 第32页 |
(三) 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拓展融资平台 | 第32-34页 |
第六章 完善福建省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4-40页 |
一、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 | 第34页 |
二、创新土地使用机制,解决土地供应问题 | 第34-35页 |
三、成立公司融资平台,解决保障性住房资金不足问题 | 第35-36页 |
四、建立多部门协调和综合管理,完善准入与退出机制 | 第36-38页 |
五、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质量 | 第38页 |
六、确立完善和创新住房公积金制度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