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5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相关概念 | 第10页 |
·民俗文化资源 | 第10-11页 |
·民俗的特征 | 第11页 |
·民俗的功能 | 第11页 |
·民俗事象及其分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问卷调查 | 第13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菏泽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第15-52页 |
·菏泽地区区域概况 | 第15-1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6页 |
·历史文化基础 | 第16-17页 |
·社会经济基础 | 第17页 |
·旅游基础综合评述 | 第17-18页 |
·菏泽地区旅游资源分析 | 第18-35页 |
·民俗文化与景观旅游资源构成分析 | 第18-25页 |
·民俗文化与景观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 第25-35页 |
·菏泽地区旅游产业分析 | 第35-44页 |
·旅游市场分析 | 第35-41页 |
·大区域旅游市场中的菏泽 | 第41-43页 |
·旅游产业分析 | 第43-44页 |
·菏泽市现阶段旅游发展条件、问题、机遇及所面临的挑战 | 第44-52页 |
·优势条件 | 第45-47页 |
·存在问题 | 第47-48页 |
·问题诊断 | 第48-49页 |
·发展机遇 | 第49-50页 |
·面临的挑战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三章 菏泽旅游开发 | 第52-67页 |
·菏泽地区旅游发展规划 | 第52-60页 |
·旅游区(域)性质定位 | 第52页 |
·旅游区(域)形象定位 | 第52页 |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规划 | 第52-56页 |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布局 | 第56-60页 |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目标 | 第60页 |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发展任务 | 第60页 |
·目标市场定位与预测 | 第60-67页 |
·目标市场定位 | 第60-64页 |
·旅游市场预测 | 第64-67页 |
第四章 菏泽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 第67-100页 |
·旅游产品开发 | 第67-70页 |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第67页 |
·旅游产品结构 | 第67-68页 |
·旅游产品开发举例分析 | 第68-70页 |
·形象设计与市场营销 | 第70-86页 |
·旅游形象设计开发 | 第70-79页 |
·旅游市场营销 | 第79-85页 |
·大型民俗、景观旅游节庆活动策划举例 | 第85-86页 |
·旅游产业要素规划 | 第86-100页 |
·旅行社业 | 第86-89页 |
·旅游饭店业 | 第89-92页 |
·旅游购物品 | 第92-95页 |
·旅游餐饮 | 第95-97页 |
·旅游娱乐业 | 第97-100页 |
第五章 菏泽旅游发展的支持系统 | 第100-124页 |
·旅游支持系统的开发 | 第100-108页 |
·旅游交通结构与空间布局 | 第100-102页 |
·其他基础设施规划 | 第102页 |
·旅游信息化建设 | 第102-107页 |
·旅游城市开发建设 | 第107-108页 |
·旅游保障系统构建 | 第108-115页 |
·政府保障与旅游管理 | 第108-111页 |
·政策法规保障 | 第111-112页 |
·人力资源与旅游教育 | 第112-114页 |
·旅游发展经济投入分析 | 第114-115页 |
·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115-124页 |
·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 | 第115-116页 |
·实现民俗文化与景观资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116-117页 |
·旅游资源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117-119页 |
·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119-122页 |
·旅游消费行为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122页 |
·旅游经营管理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地方旅游项目开发规划的要件、举例分析 | 第124-132页 |
·旅游项目规划要件 | 第124-127页 |
·旅游项目遴选标准 | 第124页 |
·潜力旅游项目拟规划建设清单 | 第124-127页 |
·旅游项目规划设计举例分析 | 第127-132页 |
·拟开发儒商与古文化旅游区项目规划 | 第127-13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2-133页 |
第八章 展望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附录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