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六言诗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六言诗发展概况及后村六言诗创作概述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后村之前六言诗发展概况 | 第12-17页 |
一、 宋代之前六言诗发展概况 | 第12-15页 |
二、 宋代六言诗概况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后村六言诗创作概述 | 第17-22页 |
一、 后村六言诗分布情况 | 第17-19页 |
二、 后村六言诗创作探因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后村六言诗内容考察 | 第22-35页 |
第一节 田园杂兴诗 | 第22-25页 |
第二节 读书咏史诗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咏病伤逝诗 | 第28-31页 |
第四节 释道题材诗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后村六言诗技法刍论 | 第35-47页 |
第一节 结构精巧,事偶尤精 | 第35-41页 |
第二节 以文为诗,句式多变 | 第41-43页 |
第三节 以俗为美,妙趣横生 | 第43-47页 |
第四章 后村六言诗未能广为流传的原因 | 第47-55页 |
第一节 后村六言诗的历史定位 | 第47-49页 |
一、 前人和今人对后村六言诗的评价 | 第47页 |
二、 从六言诗选本看后村六言诗的地位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后村六言诗未能广为流传的原因 | 第49-55页 |
一、 六言诗的文体特征 | 第49-52页 |
二、 后村六言诗与六言诗文体特征不相匹配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