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优化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电动汽车领域应用现状 | 第11-12页 |
·电网储能领域应用现状 | 第12页 |
·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电化学模型 | 第13页 |
·神经网络模型 | 第13页 |
·等效电路模型 | 第13-14页 |
·电池组模型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单体电池建模与分析 | 第17-31页 |
·电池等效电路模型 | 第17-18页 |
·电池模型参数识别 | 第18-23页 |
·电池参数识别实验 | 第18-20页 |
·电池参数识别 | 第20-23页 |
·模型仿真与实验分析 | 第23-29页 |
·单体仿真模型 | 第23-27页 |
·实验分析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并联电池组建模与成组分析 | 第31-43页 |
·并联电池组建模 | 第31-35页 |
·并联基本电路分析 | 第31-33页 |
·并联仿真模型 | 第33-35页 |
·并联电池组实验平台 | 第35页 |
·并联电池组实验仿真与成组分析 | 第35-41页 |
·并联支路内阻差异实验仿真与成组分析 | 第36-37页 |
·并联支路起始SOC差异实验仿真与成组分析 | 第37-39页 |
·并联支路容量差异实验仿真与成组分析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串联电池组建模与成组分析 | 第43-61页 |
·串联电池组建模 | 第43-48页 |
·组合建模方法 | 第43-44页 |
·简化建模方法 | 第44-47页 |
·整体建模方法 | 第47-48页 |
·串联电池组实验与仿真分析 | 第48-51页 |
·基于数理统计的串联电池组建模方法 | 第51-57页 |
·大规模串联电池组建模仿真方法 | 第51-54页 |
·串联电池组电池参数统计 | 第54-57页 |
·大规模串联电池组实验仿真与成组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串并联电池组建模与成组分析 | 第61-71页 |
·串并联电池组建模方法 | 第61-65页 |
·串并联电池组拓扑结构 | 第61-62页 |
·串并联电池组建模 | 第62-65页 |
·串并联电池组实验与仿真分析 | 第65-68页 |
·串并联电池组成组优化分析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