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外再生集料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再生集料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项目背景 | 第20-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再生集料路用性能指标研究 | 第22-33页 |
·再生集料的概念及利用情况 | 第22-23页 |
·再生集料的加工工艺-破碎方式的选择 | 第23-25页 |
·再生集料路用性能指标研究 | 第25-31页 |
·再生粗集料性能指标研究 | 第26-30页 |
·再生细集料性能指标研究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性能参数研究 | 第33-56页 |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结构类型 | 第33-35页 |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 | 第35-37页 |
·再生集料的筛分试验 | 第35-36页 |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级配设计 | 第36页 |
·水泥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 第36-37页 |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 | 第37页 |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试验准备 | 第37-39页 |
·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 第37-38页 |
·试件的制备 | 第38-39页 |
·试件的养生 | 第39页 |
·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路用性能参数试验 | 第39-54页 |
·强度特性 | 第39-45页 |
·回弹模量 | 第45-48页 |
·收缩特性 | 第48-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路面性能全寿命预测方法的选择 | 第56-69页 |
·路面性能预测方法的选择 | 第56-60页 |
·经验法预测模型 | 第56-58页 |
·力学法预测模型 | 第58-59页 |
·力学-经验法预测模型 | 第59-60页 |
·力学-经验法路面设计指南(MEPDG)方法提出及研究进展 | 第60-61页 |
·MEPDG 的技术框架 | 第61-66页 |
·设计步骤 | 第61-62页 |
·设计参数 | 第62-63页 |
·分级设计战略方法 | 第63-64页 |
·性能预测指标 | 第64-65页 |
·性能预测计算方法 | 第65-66页 |
·路面设计标准及可靠度水平 | 第66页 |
·MEPDG 的应用及展望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基于 MEPDG 法的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预测 | 第69-93页 |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主要使用性能及早期损坏类型分析 | 第69-72页 |
·永久变形-车辙 | 第69-70页 |
·疲劳开裂 | 第70-71页 |
·温度开裂 | 第71-72页 |
·平整度 | 第72页 |
·MEPDG 法性能预测模型 | 第72-78页 |
·永久变形(车辙)预测方程 | 第72-75页 |
·疲劳开裂(由下向上龟裂和由上向下纵向裂缝两种模式)预测方程 | 第75-77页 |
·温度开裂预测方程 | 第77页 |
·国际平整度(IRI)预测方程 | 第77-78页 |
·MEPDG 法项目参数输入 | 第78-81页 |
·交通量参数输入 | 第79页 |
·气候参数输入 | 第79-80页 |
·材料参数输入 | 第80-81页 |
·基于 MEPDG 法的再生集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预测 | 第81-91页 |
·不同水泥掺量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 | 第81-84页 |
·不同级配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基于路面性能敏感性分析的最佳水泥剂量推荐值的确定 | 第86-89页 |
·基于路面性能敏感性分析的再生集料基层厚度最佳推荐值的确定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件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