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目录 | 第1-8页 |
图目录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语音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连续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综述 | 第13-19页 |
·特征提取 | 第14页 |
·声学模型 | 第14-15页 |
·语言模型 | 第15-16页 |
·词典的组织 | 第16页 |
·解码 | 第16-1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连续语音识别解码算法及基线系统构建 | 第21-33页 |
·语音识别解码基本原理 | 第21页 |
·解码的基本算法 | 第21-26页 |
·Viterbi 解码算法 | 第22-23页 |
·堆栈解码(Stack Decoding) | 第23页 |
·N-Best 解码 | 第23-24页 |
·Lattice 解码 | 第24-26页 |
·搜索空间的精简 | 第26-28页 |
·剪枝策略 | 第26-28页 |
·路径的合并 | 第28页 |
·实验基线系统及性能评估 | 第28-32页 |
·实验语料 | 第28页 |
·解码的详细流程 | 第28-29页 |
·特征提取 | 第29页 |
·模型基元选取与模型训练 | 第29-30页 |
·实验评估指标 | 第30页 |
·基线系统的构建及性能分析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连续语音识别一遍解码参数优化算法研究 | 第33-48页 |
·连续语音识别解码阈值参数的优化 | 第33-40页 |
·目前阈值参数优化方法分析 | 第33-34页 |
·四种阈值参数间的相互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多维剪枝阈值参数联合优化算法 | 第35-37页 |
·多维剪枝阈值参数联合优化算法实验 | 第37-40页 |
·基于词图重估的解码参数优化 | 第40-47页 |
·目前两维参数优化方法分析 | 第41页 |
·经典N-Best 优化估计算法 | 第41-42页 |
·基于词图重估的解码参数优化算法 | 第42-45页 |
·基于词图重估的解码参数优化算法实验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局部路径对齐的最小化词错误率解码 | 第48-60页 |
·贝氏风险最小化准则 | 第48-49页 |
·最小化词错误率解码的原理 | 第49页 |
·词后验概率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基于Lattice 的最小化词错误率解码 | 第51-53页 |
·基于局部路径对齐的最小化词错误率解码 | 第53-57页 |
·常用的CN 生成算法分析 | 第53-54页 |
·局部路径对齐的CN 生成算法 | 第54-56页 |
·基于CN 的最小化词错误率解码 | 第56-57页 |
·实验分析 | 第57-59页 |
·实验条件 | 第57页 |
·CN 生成算法与最小化词错误率解码性能测试 | 第57-58页 |
·基于Lattice 与CN 的最小化词错误率解码比较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基于Lattice 的递归重打分算法研究 | 第60-67页 |
·基于CN 的递归重打分算法 | 第60-61页 |
·CN 的递归重打分算法分析 | 第61-62页 |
·基于Lattice 的递归重打分算法 | 第62-64页 |
·ASL 的生成 | 第62-63页 |
·基于Lattice 的递归重打分算法过程 | 第63-64页 |
·实验分析 | 第64-66页 |
·实验条件 | 第64页 |
·不同的CN 重打分方法比较 | 第64-65页 |
·Lattice 重打分实验结果比较 | 第65页 |
·CN 与Lattice 递归重打分结果比较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结束语 | 第67-69页 |
一、论文工作总结 | 第67-68页 |
二、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