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车形态的轮毂造型设计与结构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铝合金轮毂的应用 | 第10-12页 |
·铝合金轮毂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国内市场及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国外市场及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内容、方法、着重点及可行性分析 | 第16-18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着重点及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论文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中国文化理念的轮毂造型的研究 | 第19-35页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而上”与“形而下” | 第19-22页 |
·传统文化“形而上”思想意识形态 | 第19-21页 |
·传统文“形而下”具体元素符号 | 第21-22页 |
·本土化轮毂造型的审美研究 | 第22-30页 |
·审美的理解 | 第22-23页 |
·汽车轮毂造型审美定位 | 第23-24页 |
·汽车轮毂造型的外在形式美分析 | 第24-30页 |
·汽车轮毂本土化造型的审美内涵分析 | 第30-34页 |
·本土化理解 | 第30页 |
·基于国人审美心理的本土化轮毂造型分析 | 第30-32页 |
·本土化轮毂需求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汽车轮毂造型分析 | 第35-54页 |
·通过构成法则分析轮毂造型 | 第35-41页 |
·平面构成相关因素在轮毂造型上的运用 | 第35-39页 |
·色彩构成在轮毂造型上的体现 | 第39-41页 |
·汽车轮毂造型方法分析 | 第41-47页 |
·功能主导几何造型法 | 第42页 |
·语意造型法的表现 | 第42-45页 |
·仿生造型法介绍 | 第45-47页 |
·轮毂造型与整车形态匹配观念 | 第47-53页 |
·轮毂造型追随汽车形态发展的演变过程 | 第48-50页 |
·越野SUV车型与其轮毂形态匹配理念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汽车轮毂构造设计 | 第54-65页 |
·整体式轮毂结构分析 | 第54-56页 |
·轮毂结构设计参数及要点 | 第56-60页 |
·轮毂主要参数分析 | 第56-59页 |
·汽车轮毂结构设计要点 | 第59页 |
·轮毂结构设计要求 | 第59-60页 |
·CAD/CAE技术在轮毂构造设计中的应用 | 第60-64页 |
·CAD/CAE简述 | 第61页 |
·CAD软件CATIA在造型方面的优势 | 第61-62页 |
·UG设计仿真模块在结构分析方面的特点及优势 | 第62-63页 |
·CAE有限元分析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与长城哈弗H6造型匹配的本土轮毂设计流程 | 第65-82页 |
·国产哈弗H6匹配轮毂CAD/CAE开发流程 | 第65-66页 |
·哈弗H6选用论述 | 第65-66页 |
·轮毂CAD/CAE一体化开发流程图 | 第66页 |
·设计初步阶段 | 第66-69页 |
·轮毂造型草图方案绘制 | 第66-68页 |
·轮毂造型草图方案确定 | 第68-69页 |
·设计深入阶段 | 第69-74页 |
·国产哈弗H6轮毂结构所用参数详解 | 第69-70页 |
·轮毂方案进行非参数化建模 | 第70页 |
·轮毂方案效果渲染图展示 | 第70-74页 |
·轮毂13°冲击有限元虚拟分析完善阶段 | 第74-80页 |
·13°冲击实际试验过程 | 第74-76页 |
·轮毂方案13°冲击虚拟实验分析 | 第76-80页 |
·轮毂多样设计完成展示阶段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