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20页 |
1 转基因生物研究 | 第12-13页 |
2 转基因水稻的发展 | 第13-14页 |
3 转 Bt 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评价 | 第14-15页 |
4 刺吸式昆虫能否摄入 Bt 蛋白的研究 | 第15-20页 |
·刺吸式昆虫摄入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研究 | 第16-17页 |
·影响刺吸式昆虫摄入外源基因产物的因素 | 第17-18页 |
·外源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17-18页 |
·刺吸式口器的取食定位 | 第1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18-20页 |
第一章 褐飞虱卵 CrylAb 蛋白的测定及定位 | 第20-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供试水稻苗 | 第20-21页 |
·供试昆虫 | 第21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21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褐飞虱卵表面电镜扫描 | 第21-22页 |
·褐飞虱卵表面荧光定位 | 第22页 |
·褐飞虱卵内容物免疫荧光切片 | 第22页 |
·褐飞虱卵、卵壳及初孵若虫 CrylAb 蛋白的测定 | 第22-23页 |
·不同日龄褐飞虱 Cry1Ab 蛋白的含量 | 第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褐飞虱卵表面扫描结构 | 第23-25页 |
·褐飞虱卵壳表面荧光 | 第25-26页 |
·褐飞虱卵内容物免疫荧光切片 | 第26-27页 |
·褐飞虱卵、卵壳及初孵若虫体内 CrylAb 蛋白的测定 | 第27-28页 |
·不同日龄褐飞虱卵的 Cry1Ab 蛋白的含量 | 第28页 |
4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水稻汁液 CrylAb 蛋白来源验证 | 第30-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水稻苗吐水水珠的 CrylAb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0页 |
·染色法验证 | 第30页 |
·直接取食水稻的验证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Bt 稻苗吐水水珠 CrylAb 蛋白浓度测定 | 第31-32页 |
·染色法验证 | 第32页 |
·黑肩绿盲蝽直接取食验证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褐飞虱蜜露检测 | 第34-37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褐飞虱蜜露中 Cry1Ab 蛋白的浓度测定 | 第34页 |
·褐飞虱蜜露喂养的黑肩绿盲蝽体内 Cry1Ab 蛋白的含量 | 第34页 |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褐飞虱蜜露测定 | 第34-35页 |
·蜜露喂养的黑肩绿盲蝽体内 CrylAb 蛋白测定 | 第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综合传递途径 | 第37-40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黑肩绿盲蝽初孵若虫及被捕食褐飞虱卵的 Cry1Ab 蛋白含量 | 第37页 |
·黑肩绿盲蝽 4 龄若虫及被捕食褐飞虱卵 Cry1Ab 蛋白含量测定 | 第37页 |
·黑肩绿盲蝽成虫及被捕食的褐飞虱卵 Cry1Ab 蛋白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总讨论 | 第40-42页 |
1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2 本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41页 |
3 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方向 | 第41-42页 |
附件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