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目录 | 第12-14页 |
| 引言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16-23页 |
| 第一节 功能性便秘的西医研究 | 第16-17页 |
| 一、西医对本病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的认识 | 第16页 |
| 二、西医对本病病情的评估 | 第16页 |
| 三、胃肠动力学是对本病的重要诊疗手段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研究 | 第17-20页 |
| 一、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范畴 | 第17页 |
| 二、中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7-18页 |
| 三、现代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 第18-20页 |
| 第三节 功能性便秘胃肠动力学检查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一、肛门直肠测压 | 第20-21页 |
| 二、结肠传输试验 | 第21-22页 |
| 第四节 评价与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 第23-27页 |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 一、病例来源 | 第23页 |
| 二、纳入标准 | 第23页 |
| 三、西医诊断依据 | 第23页 |
| 四、中医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 五、排除标准 | 第24页 |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 一、病例收集方法 | 第24页 |
| 二、病例资料总结 | 第24页 |
| 三、观察指标 | 第24-25页 |
| 四、治疗方法 | 第25页 |
| 五、统计方法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7-35页 |
| 一、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1到表1-2 | 第27页 |
| 二、三组便秘主症评估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 第27-28页 |
| 三、三组便秘主症总积分比较见表3 | 第28页 |
| 四、三组次症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4 | 第28-29页 |
| 五、三组次症总积分比较见表5 | 第29页 |
| 六、三组伴随症状积分比较见表6-1及表6-2及表6-3 | 第29-31页 |
| 七、三组伴随症状总积分比较见表7 | 第31页 |
| 八、三组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比较见表8-10 | 第31-32页 |
| 九、三组胃肠动力学评价结果比较见表11-14 | 第32-33页 |
| 十、不良反应观察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35-39页 |
| 第一节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第35页 |
| 第二节 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症状及评分资料分析 | 第35-39页 |
| 一、主要结局指标 | 第35-36页 |
| 二、次要结局指标 | 第36-37页 |
| 三、理论分析 | 第37-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附录 | 第43-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