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2 民间融资的基本问题概述 | 第15-22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 第15-17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含义 | 第15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分类 | 第15-17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特点 | 第17页 |
·民间融资与相关融资概念的区别 | 第17-19页 |
·与非法集资的区别 | 第17-18页 |
·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 第18-19页 |
·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 第19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社会背景及其作用 | 第19-22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社会背景 | 第19-20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作用 | 第20-22页 |
3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的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的现状及其评价 | 第22-25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现状 | 第22页 |
·我国民间融资的立法现状 | 第22-24页 |
·对我国民间融资立法现状的评价 | 第24-25页 |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地位合法化分析 | 第25-27页 |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地位合法化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地位合法化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4 国外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的经验借鉴 | 第27-31页 |
·国外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 第27-29页 |
·美国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 第27-28页 |
·日本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 第28页 |
·德国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 第28-29页 |
·国外民间融资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1页 |
·完善法律法规,设立民间融资管理机构 | 第29页 |
·完善民间融资的服务职能 | 第29-30页 |
·建立民间融资贷款担保机构 | 第30-31页 |
5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31-40页 |
·我国民间融资法律地位的合法化 | 第31-32页 |
·设立主体准入条件 | 第31页 |
·明确民间融资的监管范围 | 第31-32页 |
·建立民间融资的民事责任保护机制 | 第32-35页 |
·综合应用多样化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 第33-34页 |
·构建协调一致的民事法律责任法规体系制 | 第34-35页 |
·强化民间融资的法律监管机制 | 第35-36页 |
·合理配置民间融资的行政监管权 | 第35-36页 |
·构建事前监督、事后追究二位一体行政监管体系 | 第36页 |
·完善民间融资的刑事法律保护机制 | 第36-38页 |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进行立法解释 | 第36-37页 |
·对刑法相关集资罪去刑事化 | 第37-38页 |
·健全民间融资法律制度 | 第38-40页 |
·继续完善《国务院关于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第38页 |
·尽快出台《民间融资法》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