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5页 |
| ·根系吸水部位 | 第15-16页 |
| ·根系吸水机理 | 第16-19页 |
| ·根系吸水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 ·根系吸水测定方法 | 第21-25页 |
| ·存在问题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7-37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水分条件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及品种间差异 | 第27页 |
| ·水分条件对玉米根系吸水的影响及品种间差异 | 第27页 |
| ·氮素形态和水分条件对玉米生长的调控 | 第27页 |
| ·氮素形态和水分条件对玉米根系吸水的调控 | 第27-28页 |
| ·研究方法与试验设计 | 第28-37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8页 |
| ·试验设计与测定项目 | 第28-36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水分条件对玉米根系生长的调控及品种间差异 | 第37-45页 |
| ·前言 | 第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 ·不同水分条件下根系干重、总表面积和总根长的品种间差异 | 第37-39页 |
| ·不同水分条件下初生根长和次生根长的品种间差异 | 第39-41页 |
| ·不同水分条件下种子根长及其主根长的品种间差异 | 第41-42页 |
| ·不同水分条件下一级侧根分布的品种间差异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水分条件对玉米根系吸水的影响及品种间差异 | 第45-55页 |
| ·前言 | 第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 ·细胞水平水分关系参数 | 第45-47页 |
| ·单根水平吸水能力 | 第47-48页 |
| ·整根水平吸水能力 | 第48-49页 |
| ·根系解剖结构特征 | 第49-50页 |
| ·根系生理指标 | 第50页 |
| ·讨论 | 第50-54页 |
| ·根系吸水能力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 | 第50-52页 |
| ·根系吸水能力差异的解剖学原因 | 第52-53页 |
| ·根系吸水能力差异的生理学原因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氮素形态和水分对玉米生长的调控 | 第55-66页 |
| ·前言 | 第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 ·氮素形态对玉米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 第55-59页 |
| ·氮素形态对玉米地下部生长的影响 | 第59-61页 |
| ·氮素形态对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 第61-62页 |
| ·氮素形态对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 ·讨论 | 第63-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六章 氮素形态和水分对玉米根系吸水的调控 | 第66-73页 |
| ·前言 | 第6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6-70页 |
| ·植株水分状况 | 第66-67页 |
| ·氮素形态对玉米地上部蒸腾失水的影响 | 第67-68页 |
| ·氮素形态对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 ·氮素形态对玉米根系吸水的影响 | 第69-70页 |
| ·讨论 | 第70-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 | 第73-75页 |
|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 ·创新之处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92页 |
| 作者简介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