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人格艺术教育理念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2-14页 |
2 李叔同人格艺术教育理念形成的背景 | 第14-25页 |
·早期成长经历与人文素养的形成 | 第14-15页 |
·求学之路与先进艺术教育理念的形成 | 第15-18页 |
·南洋公学与新学视角的开启 | 第16-17页 |
·东渡日本与艺术教育学习 | 第17-18页 |
·社会活动与全面艺术素养的奠定 | 第18-21页 |
·文学创作活动 | 第19页 |
·丰富的艺术活动 | 第19-21页 |
·浙一师人格艺术教育环境 | 第21-25页 |
·经亨颐与人格教育 | 第22-23页 |
·夏丐尊爱的教育 | 第23-25页 |
3 李叔同人格艺术教育实践 | 第25-35页 |
·李叔同人格艺术教育理念综述 | 第25-27页 |
·人格与艺术教育并重 | 第27-29页 |
·艺术教育与人格塑造 | 第27-28页 |
·艺术教育与人格感召 | 第28-29页 |
·重视人格的艺术教学活动 | 第29-33页 |
·“做一样、像一样”的敬业精神 | 第29-30页 |
·突出的综合艺术才能 | 第30-31页 |
·温而厉的教学态度 | 第31页 |
·言教之余的身教 | 第31-33页 |
·同时代艺术教育家的评价 | 第33-35页 |
4 李叔同人格艺术教育理念的影响与启示 | 第35-44页 |
·对艺术教育新局面的开创 | 第35-37页 |
·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 第36页 |
·对艺术课地位的提升 | 第36-37页 |
·对学生学习、成长的积极影响 | 第37-40页 |
·对学生艺术潜能的激发 | 第37-38页 |
·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 第38-39页 |
·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 | 第39-40页 |
·对当代艺术教师的启示 | 第40-44页 |
·以学生成长为目标 | 第41-42页 |
·以艺术教育家为标准 | 第42-44页 |
5 结论 | 第44-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