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引言 | 第13页 |
·绿原酸概述 | 第13-24页 |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 | 第14-15页 |
·绿原酸的药理作用 | 第15-16页 |
·绿原酸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黄芩苷概述 | 第24-30页 |
·黄芩苷的生物活性 | 第24页 |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第24-25页 |
·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第二章 不同剂型清开灵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30-42页 |
·前言 | 第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40页 |
·仪器 | 第30-31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1页 |
·色谱分离检测条件 | 第31-34页 |
·试剂制备的方法 | 第34-35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35-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固相微萃取(SPME)概述 | 第42-51页 |
·前言 | 第42页 |
·固相微萃取(SPME)的原理 | 第42-46页 |
·固相微萃取装置 | 第42-43页 |
·固相微萃取萃取头的种类 | 第43-44页 |
·固相微萃取的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固相微萃取与分析仪器联用 | 第45-46页 |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 | 第46-48页 |
·固相微萃取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第46页 |
·固相微萃取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 第46-47页 |
·固相微萃取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第47页 |
·固相微萃取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 | 第47页 |
·固相微萃取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47-48页 |
·固相微萃取的类型 | 第48-50页 |
·管内固相微萃取(in-tube SPME) | 第48页 |
·聚合物整体柱微萃取(PMME) | 第48-49页 |
·整体柱注射器微萃取 | 第49页 |
·分子印迹整体柱纤维微萃取 | 第49页 |
·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 | 第49-50页 |
·固相微萃取的应用与发展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聚合物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鼠血清中川芎嗪的含量 | 第51-57页 |
·前言 | 第51页 |
·实验仪器、药品及试剂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52页 |
·实验动物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试剂的制备 | 第52-53页 |
·固相微萃取法处理样品 | 第53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53-54页 |
·实验方法评价 | 第54-55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54页 |
·最低检出限和定量限 | 第54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4页 |
·空白血清对照试验 | 第54页 |
·血清样品的测定 | 第54-55页 |
·磷酸川芎嗪片中川芎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55页 |
·提取回收率试验 | 第55页 |
·讨论 | 第55-57页 |
·萃取流速的优化 | 第55-56页 |
·萃取体积的优化 | 第56页 |
·解吸液条件的优化 | 第56页 |
·样品基质 pH 值的优化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附录 | 第64-74页 |
在校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