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 第13页 |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原则 | 第13-14页 |
·管理的科学性原则 | 第13页 |
·管理的经济性原则 | 第13-14页 |
·管理的动态性原则 | 第14页 |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步骤 | 第14-18页 |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的创新 | 第18-20页 |
·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 | 第18-19页 |
·进行科学研究并使科技成果应用于实践 | 第19-20页 |
第3章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3页 |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现状 | 第20-21页 |
·技术管理的标准和规范 | 第20页 |
·技术信息管理 | 第20页 |
·计量管理 | 第20-21页 |
·施工现场管理 | 第21页 |
·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工程材料管理存在问题 | 第22页 |
·施工方式不合理 | 第22页 |
·规范化程度较低 | 第22页 |
·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 第22-23页 |
第4章 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技术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8页 |
·施工基础工作的技术管理指标 | 第23页 |
·施工技术责任 | 第23页 |
·档案管理制度 | 第23页 |
·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指标 | 第23-24页 |
·施工组织设计 | 第23-24页 |
·技术培训管理 | 第24页 |
·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指标 | 第24-26页 |
·施工方案 | 第24页 |
·图纸会审 | 第24-25页 |
·技术交底 | 第25页 |
·施工进度 | 第25页 |
·施工记录 | 第25页 |
·工程变更管理 | 第25-26页 |
·技术管理的实施与革新指标 | 第26-28页 |
·技术档案管理创新 | 第26页 |
·技术革新 | 第26-28页 |
第5章 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技术管理评价模型 | 第28-38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34页 |
·层次分析法基本介绍 | 第28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28-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38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 | 第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特点 | 第34-35页 |
·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 | 第35页 |
·合成运算规则的选取 | 第35页 |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35-37页 |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第6章 实例分析 | 第38-48页 |
·新城500kV变电站工程的概况 | 第38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变电站工程技术管理指标 | 第38-39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指标的权重 | 第39-41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子准则层的权重 | 第41-44页 |
·层次分析法分析基础工作的权重 | 第41-42页 |
·层次分析法分析准备阶段工作的权重 | 第42页 |
·层次分析法分析施工过程阶段工作的权重 | 第42-43页 |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技术管理实施与革新的权重 | 第43-44页 |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 第44-47页 |
·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