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互联网海量流媒体P2P传送性能优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引言第9-21页
   ·研究背景第9-1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8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8-19页
   ·本文的章节组织第19-21页
第2章 研究现状及相关工作第21-45页
   ·本章引言第21页
   ·互联网点到多点传送机制第21-26页
     ·IP单播与IP组播第21-22页
     ·内容分发网络CDN第22-24页
     ·对等网络P2P第24-26页
   ·P2P系统的拓扑构建第26-31页
     ·树状拓扑第26-28页
     ·网状拓扑第28-29页
     ·结构化拓扑第29-31页
   ·P2P系统的传送调度算法第31-38页
     ·传统P2P系统的传送调度算法第31-35页
     ·基于网络编码的P2P系统传送调度算法第35-37页
     ·基于分层编码的P2P系统传送调度算法第37-38页
   ·P2P系统的域间流量优化第38-41页
     ·流量局部化技术第39-40页
     ·缓存机制第40-41页
   ·海量流媒体P2P传送性能优化研究框架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海量流媒体P2P传送拓扑的构建第45-65页
   ·本章引言第45-48页
   ·带有QoS偏向性的邻居选择算法第48-56页
     ·邻居选择问题形式化建模第48-50页
     ·分布式邻居选择算法第50-55页
     ·理论分析第55-56页
   ·自适应拓扑调整算法第56-59页
   ·基于仿真实验的性能评价第59-64页
     ·仿真实验设置第59-60页
     ·性能评价指标第60-61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海量流媒体P2P传送调度算法第65-99页
   ·本章引言第65-68页
   ·基于网络编码的全局最优传送调度问题第68-75页
     ·随机网络编码第68-69页
     ·基于网络编码的“推”模式传送调度概述第69-71页
     ·基于网络编码的传送调度问题形式化第71-75页
     ·全局最优化建模第75页
   ·启发式局部最优的分布式传送调度算法第75-80页
   ·“推拉”结合传送调度算法第80-83页
     ·拉阶段第81-83页
     ·推阶段第83页
   ·异构网络环境下P2P传送调度算法第83-87页
     ·联合编码方式与传送调度算法第83-84页
     ·理论分析第84-87页
   ·基于仿真实验的性能评价第87-97页
     ·“推拉”结合传送调度算法的性能评价第87-96页
     ·网络编码与SVC混合编码传送调度算法的性能评价第96-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5章 海量流媒体P2P传送域间流量优化第99-130页
   ·本章引言第99-102页
   ·域间混合拓扑构建与传送调度算法第102-108页
     ·域间混合拓扑构建第102-107页
     ·域间传送调度算法第107-108页
   ·基于网络编码分布式缓存机制的域间流量优化第108-119页
     ·基于网络编码的节点分布式缓存机制第109-116页
     ·代理缓存服务器缓存替换算法第116-119页
   ·基于仿真实验的性能评价第119-128页
     ·域间混合拓扑结构的性能评价第119-124页
     ·基于网络编码的节点分布式缓存机制的性能评价第124-126页
     ·代理缓存服务器缓存替换算法的性能评价第126-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30页
第6章 海量流媒体P2P传送系统设计与实现第130-149页
   ·本章引言第130-131页
   ·互联网海量流媒体P2P传送原型系统的实现第131-143页
     ·NCTStream的系统架构与软件设计第131-135页
     ·主要模块设计与实现第135-143页
   ·互联网海量流媒体P2P传送原型系统测试第143-148页
     ·测试环境第143-145页
     ·测试结果分析第145-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49-153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149-151页
   ·研究展望第151-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4页
致谢第164-16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6-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双极性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下一篇:面向领域的无线多跳网络故障诊断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