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河流生态恢复的目的、标志、任务 | 第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改善生态环境、丰富物种多样性 | 第9页 |
·加强防洪、供水功能 | 第9页 |
·改善城市形象 | 第9页 |
·保护济南泉水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小清河的历史演变 | 第13-29页 |
·小清河流域概况 | 第13-15页 |
·小清河河道演变 | 第15-23页 |
·河流平面形态的历史演变 | 第15-19页 |
·河流纵剖面的历史演变 | 第19-21页 |
·河流横断面的变化 | 第21-23页 |
·近五十年来小清河水质生态的演变过程 | 第23-29页 |
·小清河水质演变过程 | 第24-27页 |
·生态环境的演变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小清河上游段水生态干扰评估与恢复目标 | 第29-44页 |
·小清河上游段概况 | 第29-3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9-3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0-31页 |
·小清河上游段调查 | 第31-36页 |
·水资源量调查 | 第31-32页 |
·河道现状调查 | 第32页 |
·水质与污染源调查 | 第32-34页 |
·生物多样性调查 | 第34-36页 |
·生态系统干扰评估 | 第36-42页 |
·评估指标及标准 | 第36-38页 |
·评价方法 | 第38-41页 |
·评价结果 | 第41-42页 |
·生态恢复目标与步骤 | 第42-44页 |
·生态恢复目标确定原则 | 第42页 |
·恢复目标 | 第42-43页 |
·实施步骤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小清河上游段水质评价 | 第44-52页 |
·沿程污染物主因子分析 | 第44-47页 |
·数理统计原理 | 第44-45页 |
·水质影响因子分析 | 第45-47页 |
·小清河上游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 第47-52页 |
·评价方法概述 | 第47-48页 |
·水环境质量评价 | 第48-52页 |
第五章 小清河上游段典型河段生态恢复方案及数值模拟 | 第52-84页 |
·典型河段的确定 | 第52-54页 |
·典型河段现状调查 | 第54-60页 |
·微地貌调查 | 第54-58页 |
·河道断面 | 第58-59页 |
·水质及污染源调查 | 第59-60页 |
·现状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 | 第60-66页 |
·水环境数值模拟原理 | 第60-61页 |
·现状水流-水质模拟 | 第61-66页 |
·生态恢复方案制定与模拟 | 第66-84页 |
·引水补源生态恢复方案模拟 | 第66-69页 |
·污染源控制方案模拟 | 第69-77页 |
·河流形态整治方案模拟 | 第77-82页 |
·综合治理方案模拟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