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 | 第10-16页 |
·小城镇及生态旅游型小城镇 | 第10-12页 |
·小城镇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第12-14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15页 |
·小城镇生态规划概述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国外小城镇环境规划研究 | 第16-17页 |
·国内小城镇环境规划研究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生态旅游型小城镇环境规划理论分析 | 第19-27页 |
·旅游型城镇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景观生态规划理论 | 第20-21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1-22页 |
·小城镇生态规划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规划功能定位 | 第22-23页 |
·规划原则 | 第23-27页 |
第三章 生态旅游型小城镇环境规划技术路线及规划方法 | 第27-37页 |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 第27-29页 |
·国外生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 第27-28页 |
·国内生态小城镇环境规划指标 | 第28-29页 |
·生态型小城镇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29-34页 |
·生态型小城镇环境现状调查 | 第30-31页 |
·乡镇污染源评价分析 | 第31-32页 |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分析 | 第32-33页 |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第33-34页 |
·生态旅游型乡镇环境生态功能区划 | 第34-36页 |
·生态功能区划的方法 | 第34-36页 |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 | 第36页 |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淄博市周村区萌水镇环境规划实例研究 | 第37-84页 |
·萌水镇总体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 第37-40页 |
·总体目标 | 第37-38页 |
·分期目标 | 第38页 |
·近期目标 | 第38页 |
·中期目标 | 第38页 |
·远期目标 | 第38页 |
·相关指标 | 第38-40页 |
·指标差距分析 | 第40页 |
·萌水镇现状调查与评价 | 第40-52页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40-41页 |
·经济状况 | 第41-42页 |
·社会状况 | 第42-44页 |
·生态现状 | 第44-47页 |
·环境质量现状 | 第47-48页 |
·主要污染源分布及"三废"排放 | 第48-50页 |
·环境重点保护目标 | 第50页 |
·优劣势分析 | 第50-52页 |
·萌水镇环境生态功能区划 | 第52-73页 |
·萌水镇总体发展规划要点 | 第52-57页 |
·环境预测 | 第57-60页 |
·生态功能区划 | 第60-67页 |
·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 第67-73页 |
·萌水镇区域自然生态建设规划 | 第73-77页 |
·自然生态建设目标 | 第73-74页 |
·生态景观整体布局建设规划 | 第74-76页 |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 第76-77页 |
·萌水镇生态经济建设 | 第77-81页 |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 第77-78页 |
·生态工业发展规划 | 第78页 |
·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 第78-81页 |
·可达性与效益分析 | 第81-84页 |
·环境目标可达性和环境效益分析 | 第81-82页 |
·经济发展目标可达性及效益分析 | 第82-83页 |
·社会发展目标可达性及效益分析 | 第83-84页 |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4页 |
·创新点 | 第84-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