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相关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农业贷款的内涵及范围界定 | 第19页 |
·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第19-20页 |
·国民收入分配理论 | 第20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21页 |
·信贷补贴理论 | 第21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现状分析 | 第22-26页 |
·陕西农业贷款的发展状况及规模 | 第22页 |
·陕西农业贷款供给主体 | 第22-23页 |
·农民收入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农民收入现状 | 第23-24页 |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 | 第24页 |
·陕西省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农业贷款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 第24-25页 |
·农业贷款的结构不合理 | 第25页 |
·农业贷款管理体制和风险转移机制不健全 | 第25页 |
·农业贷款利率偏高,借款农民利息负担较重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陕西省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实证分析 | 第26-38页 |
·变量的选择及处理 | 第26-31页 |
·模型前提假设 | 第26-27页 |
·数据说明 | 第27-31页 |
·实证分析 | 第31-3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模型检验 | 第31-33页 |
·回归分析 | 第33-35页 |
·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率计算 | 第35-36页 |
·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农村商品零售价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6页 |
·农业贷款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7页 |
·受教育水平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 | 第38-42页 |
·加大农业贷款的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增长机制 | 第38-39页 |
·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资金总量不断提高 | 第38页 |
·拓宽银行业务,增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 | 第38页 |
·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支农力度 | 第38页 |
·创新金融组织形式,规范民间金融 | 第38-39页 |
·优化农业贷款投入结构,保障资金的有效配置 | 第39页 |
·加大农业贷款对特色农业和农业企业的支持 | 第39页 |
·提高农业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 第39页 |
·完善农业贷款经营模式和管理机制,实现资金良性循环 | 第39-40页 |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 第39页 |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和沟通 | 第39页 |
·发展农业保险,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 第39-40页 |
·建立健全的农户信用档案,强化政府在信用体制建设中的作用 | 第40页 |
·建立补贴制度,减轻农民负担 | 第40页 |
·建立财政贴息制度 | 第40页 |
·放松对利率的管制 | 第40页 |
·加大资金支持,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