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绕组油道内的对流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特点及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特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实验的理论基础以及模型的建立 | 第14-23页 |
§2-1 实验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2 实验模型的建立 | 第17-20页 |
§2-3 实验系统的仿真模拟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第23-33页 |
§3-1 实验系统及装置 | 第23-25页 |
3-1-1 实验主要装置 | 第23页 |
3-1-2 实验系统 | 第23-25页 |
§3-2 热电偶的布置 | 第25-32页 |
3-2-1 水平油道中点处热电偶的布置 | 第25-28页 |
3-2-2 水平油道入口处热电偶的布置 | 第28-30页 |
3-2-3 垂直油道绕组中点处热电偶的布置 | 第30-32页 |
§3-3 实验方法及实验工况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实验模型内部流场仿真模拟 | 第33-39页 |
§4-1 Fluent软件简介 | 第33-34页 |
§4-2 绕组油道内流场的仿真模拟 | 第34-37页 |
4-2-1 建立FLUENT物理模型并计算求解 | 第34-36页 |
4-2-2 计算结果显示 | 第36-37页 |
§4-3 垂直油道油流速的大小及流动特点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68页 |
§5-1 各实验工况下绕组温升和油温升 | 第39-46页 |
5-1-1 4mm高水平油道的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5-1-2 6mm高水平油道的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5-1-3 8mm高水平油道的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5-1-4 不同高度水平油道的对比结果 | 第42-43页 |
5-1-5 垂直油道的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5-2 对流传热理论和数据拟合方案 | 第46-50页 |
5-2-1 对流传热理论基础 | 第46-47页 |
5-2-2 数据拟合方案 | 第47-50页 |
§5-3 拟合实验关联式 | 第50-67页 |
5-3-1 热面向上模型 | 第52-58页 |
5-3-2 热面向下模型 | 第58-64页 |
5-3-3 不同水平油道尺寸公式的推广 | 第64-65页 |
5-3-4 竖平板模型 | 第65-67页 |
§5-4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6-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第6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