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6页 |
1 分子系统学和分子进化 | 第11-13页 |
·分子系统学概况 | 第11页 |
·分子进化 | 第11页 |
·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论点 | 第11-12页 |
·分子的和形态的特征 | 第11-12页 |
·分子钟假说 | 第12页 |
·中性进化理论 | 第12页 |
·分子系统学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蛋白质水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13-14页 |
·同功酶和等位酶电泳 | 第13页 |
·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分析法 | 第13-14页 |
·DNA水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14-15页 |
·间接测序法(分子标记技术) | 第14页 |
·直接测序法(核酸序列测定) | 第14-15页 |
3 DNA分子标记技术简介 | 第15-21页 |
·DNA分子标记的概念 | 第15页 |
·DNA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15-19页 |
·RFLP标记技术 | 第15-16页 |
·RAPD标记技术 | 第16-17页 |
·AFLP标记技术 | 第17页 |
·SSR标记技术 | 第17-18页 |
·ISSR标记技术 | 第18页 |
·SNP标记技术 | 第18-19页 |
·EST标记技术 | 第19页 |
·DNA分子标记的优点 | 第19-20页 |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蝇类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种群遗传分化 | 第20-21页 |
·系统进化 | 第21页 |
4 黑腹果蝇种组(melanogaster species group) | 第21-24页 |
·黑腹果蝇种组分类 | 第21-22页 |
·黑腹果蝇种组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5 mex1基因和Ras64B基因 | 第24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 试剂和仪器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仪器 | 第2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7-34页 |
·果蝇总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PCR扩增 | 第28-29页 |
·PCR产物回收 | 第29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00ml) | 第29-30页 |
·连接反应和连接物的转化 | 第30-31页 |
·蓝白斑筛选 | 第31页 |
·质粒的抽提 | 第31页 |
·重组子的鉴定及测序 | 第31-32页 |
·数据处理 | 第32-34页 |
·序列编辑及排序 | 第32页 |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32-33页 |
·统计检验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60页 |
1 总DNA的提取 | 第34页 |
2 目的片段的获得 | 第34-36页 |
·mex1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34-35页 |
·Ras64B基因片段的获得 | 第35-36页 |
3 序列分析 | 第36-54页 |
·mex1基因的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 第36-45页 |
·mex1基因的编码区 | 第36-39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39-40页 |
·检验 | 第40页 |
·系统树的构建 | 第40-41页 |
·模型选择 | 第41-45页 |
·AU检验 | 第45页 |
·Ras64B基因的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 第45-54页 |
·Ras64B基因的编码区 | 第45-48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48-49页 |
·检验 | 第49-50页 |
·系统树的构建 | 第50页 |
·模型选择 | 第50-54页 |
·AU检验 | 第54页 |
4 基于mex1+Ras64B联合序列构建的系统树 | 第54-60页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54-55页 |
·检验 | 第55页 |
·系统树的构建 | 第55页 |
·模型选择 | 第55-59页 |
·AU检验 | 第59-6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0-65页 |
1 分子进化分析 | 第60-61页 |
·GC含量分析 | 第60-61页 |
·mex1基因的GC含量分析 | 第60页 |
·Ras64B基因的GC含量分析 | 第60-61页 |
·同义替换(Ks)和异义替换(Ka) | 第61页 |
·转换和颠换 | 第61页 |
2 黑腹果蝇种组的系统进化 | 第61-64页 |
·种亚组之间的进化关系 | 第61-62页 |
·种亚组内的进化关系 | 第62-64页 |
3 构建进化树的方法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