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引言第6-7页
第1章 实然视角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第7-10页
   ·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被告的规定第7-8页
   ·我国宪法对行政主体的规定第8页
   ·村民委员会是否属于行政主体第8-9页
   ·《行政诉讼法解释》对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扩大解释第9页
   ·实然视角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界定第9-10页
第2章 应然视角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第10-22页
   ·村民委员会的准确定位第10-17页
     ·村民委员会的历史背景第10-11页
     ·村民委员会的性质第11-12页
     ·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第12-14页
     ·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第14-17页
   ·行政诉讼被告确定规则的解析第17-22页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由来第17-18页
     ·我国现存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与改进第18-19页
     ·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标准的发展第19-20页
     ·村民委员会的行政主体地位第20-21页
     ·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第21-22页
第3章 我国确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必要性和意义第22-25页
   ·我国确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必要性第22-23页
     ·村委会的大量行为具有类行政行为的特性第22页
     ·司法监督的缺失将使村委会的权力日益膨胀第22-23页
   ·我国确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意义第23-25页
     ·确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有利于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第23-24页
     ·确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有利于保护村民的合法权益第24页
     ·确立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有助于国家对村委会进行监督第24-25页
第4章 我国确认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思路第25-35页
   ·确认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原则第25-26页
     ·明确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划分界限第25页
     ·明确"法律法规授权"的涵义第25-26页
     ·严格区分协助政府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第26页
   ·行为分类视角下分析村委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第26-29页
     ·村民自治事务第27页
     ·法律、法规授权的事务第27-28页
     ·行政机关委托事务第28页
     ·村委会依据行政机关的行政命令作出的行为第28-29页
   ·多元标准下村民委员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分析第29-30页
     ·公务标准第29-30页
     ·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法律规则的性质标准第30页
   ·完善我国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理论第30-32页
     ·完善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第31页
     ·完善我国行政行为理论第31-32页
   ·完善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第32-35页
     ·扩大行政诉讼被告范围第32-33页
     ·明确审查标准及规范判决种类第33页
     ·区别与村委会有关的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第33-34页
     ·行政诉讼中设置政府调解前置程序第34页
     ·村委会公共管理领域引入法律保留的概念第34-35页
结语第35-36页
注释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网络侵权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问题
下一篇: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