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林业碳汇市场的开发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导论第9-18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方法、目的及路线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路线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4-1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可能的创新点及难点第16-18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6-17页
     ·难点第17-18页
2 林业碳汇市场的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31页
   ·碳汇及林业碳汇第18-20页
     ·碳汇的定义及特点第18-19页
     ·林业碳汇的定义及特点第19-20页
   ·林业碳汇交易第20-23页
     ·林业碳汇交易的定义及类型第20-21页
     ·林业碳汇交易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林业碳汇市场第23-25页
     ·《京都议定书》和清洁发展机制第23页
     ·林业碳汇项目的确定第23-24页
     ·《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林业碳汇市场现状第24-25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林业碳汇市场第25-31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林业碳汇市场的定义第26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林业碳汇市场的特点第26-31页
3 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第31-36页
   ·市场准入严格第31页
   ·林业碳汇的持久性及项目评价第31-32页
   ·产权制度选择第32页
   ·交易成本高昂第32-33页
   ·风险因素第33-34页
   ·政策的决定性作用第34页
   ·项目融资困难第34-36页
4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市场的供需分析及预测第36-45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供给现状第36-37页
     ·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巨大的碳库第36页
     ·我国拥有大量的林地资源支撑第36页
     ·林业经营管理的改善为林业碳汇供给提供了空间第36-37页
     ·林业碳汇有效供给不足第37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需求现状第37-38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供求预测第38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分析第38-39页
   ·供给和需求建设对于开发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市场的作用第39页
   ·用简单的供求曲线对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市场进行分析第39-45页
     ·改变消费者偏好后需求曲线的变动第39-41页
     ·提高消费者收入后需求曲线的变动第41页
     ·消费者预期价格对需求曲线的变动影响第41页
     ·补贴条件下供给曲线的变动第41-42页
     ·交易成本的变动导致供给曲线变动第42-43页
     ·商品价格对供给曲线的影响第43-45页
5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模式分析第45-49页
   ·我国现阶段有关林业碳汇市场的措施和政策第45-46页
   ·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开发的政策指导思想第46-47页
     ·关注外部性原则第46页
     ·拉动市场内生动力是关键第46页
     ·推动力与引导力相结合第46-47页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我国林业碳汇市场开发模式的选择第47-49页
6 建立林业碳汇基金提供长效的融资渠道第49-53页
   ·基本假设第49-50页
   ·基本假设下的机制运用第50-51页
   ·相应的经济学分析第51页
   ·案例及小结第51-53页
     ·案例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7 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中国林业碳汇市场的开发措施和建议第53-57页
   ·供给开发第53-54页
     ·明晰林业碳汇商品产权第53页
     ·降低交易成本第53页
     ·争取财政支持第53页
     ·扩大融资渠道第53-54页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第54页
   ·需求开发第54-55页
     ·呼吁相关立法第54页
     ·增加收入第54-55页
     ·完善林业碳汇质量认证体系第55页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第55页
   ·其他建议第55-57页
     ·碳汇造林注重良种选育第55页
     ·加强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工作第55-56页
     ·建立林业保险制度降低交易风险第56页
     ·重视人才培养和基础建设第56页
     ·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第56页
     ·加强国际交流协作第56-57页
结束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详细摘要第61-63页
Abstract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涝渍对三个树种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下一篇:江苏林权制度变迁效果评价--以江苏盱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