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政府防控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Contents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9页 |
|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5-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19页 |
| ·文献评估 | 第19页 |
|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内容框架 | 第19-22页 |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本文内容框架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群体性事件概要及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 ·概念简述 | 第22-23页 |
| ·群体性事件概念 | 第22-23页 |
| ·政府防控概念 | 第23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 ·社会冲突理论 | 第24-25页 |
|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 ·公共治理理论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现状及特点成因分析 | 第28-40页 |
|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表现 | 第28-33页 |
| ·本地居民为参与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 第29-31页 |
| ·外来人员为参与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 第31-32页 |
| ·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员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 第32-33页 |
|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 | 第33-35页 |
| ·参与主体低龄化 | 第33页 |
| ·事件爆发关联化 | 第33-34页 |
| ·单起事件反复化 | 第34-35页 |
| ·酝酿时间短暂化 | 第35页 |
|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 第35-40页 |
| ·政府信息不够公开,民众获取信息渠道狭窄 | 第36-37页 |
| ·舆情收集渠道不畅,无法掌握群众思想变动 | 第37页 |
| ·矛盾调解能力弱化,社会资源利用不足 | 第37-38页 |
| ·社会控制能力不足,各种利益矛盾凸显 | 第38-39页 |
| ·处置手段过于单一,舆论引导明显缺乏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政府防控对策 | 第40-55页 |
| ·系统有效的预防对策 | 第40-47页 |
| ·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及时公布相关消息文件 | 第40-42页 |
| ·畅通舆情收集渠道,准确把握群众思想变动 | 第42-44页 |
| ·强化矛盾调解,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协调作用 | 第44-47页 |
| ·科学稳定的控制对策 | 第47-52页 |
| ·正确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灵活制定处置预案 | 第47页 |
| ·合理选择处置预案,处置过程稳妥得当 | 第47-50页 |
| ·及时公开事件信息,严防事件反复发生 | 第50页 |
|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定期回访防止意外 | 第50-52页 |
| ·完善群体性事件防控的相关配套措施 | 第52-55页 |
| ·优化公共治理 | 第52页 |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2-53页 |
| ·促进民众观念转型 | 第53-54页 |
| ·完善利益分配制度 | 第54-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