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RLC充放电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特性研究 | 第14-25页 |
·功率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IGBT 的基本特性 | 第15-21页 |
·IGBT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6页 |
·IGBT 的基本特性 | 第16-20页 |
·IGBT 的参数和选型 | 第20-21页 |
·晶闸管的基本特性 | 第21-24页 |
·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晶闸管的特性和参数 | 第22-24页 |
·晶闸管的选型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50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系统主回路的设计 | 第26-31页 |
·电容组储能充电过程 | 第27页 |
·电容组谐振放电过程 | 第27-31页 |
·系统检测与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1-42页 |
·功率 IGBT 驱动保护电路设计 | 第31-38页 |
·功率晶闸管触发保护电路设计 | 第38-40页 |
·电容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谐振放电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系统 STM32 控制回路的设计 | 第42-47页 |
·微控制器 STM32F103RDT6 芯片 | 第42-44页 |
·芯片复位电路 | 第44页 |
·时钟电路 | 第44-45页 |
·JTAG 接口电路 | 第45-46页 |
·BOOT 电路设计 | 第46-47页 |
·串口电路设计 | 第47页 |
·系统供电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47-48页 |
·硬件电路板的制作 | 第48-49页 |
·PCB 的绘制 | 第48-49页 |
·元器件的焊接 | 第49页 |
·电路板的调试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0-59页 |
·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50-52页 |
·微控制器 STM32F103 的开发工具 | 第50页 |
·uVision 集成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50-52页 |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52-53页 |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 | 第53-58页 |
·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A/D 转换子程序 | 第54-56页 |
·串口接收和发送子程序 | 第56-57页 |
·PWM 波产生子程序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实验过程和结果 | 第59-71页 |
·系统调试 | 第59页 |
·系统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 | 第59-67页 |
·系统试验装置的安装 | 第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67页 |
·瞬时脉冲大电流应用实例 | 第67-70页 |
·智能断路器的短路瞬时特性测试 | 第67-69页 |
·智能断路器电流互感线圈的测试 | 第69-70页 |
·瞬时脉冲大电流的其他应用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件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