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SV DCS的翻译型仿真软件开发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9-11页 |
| ·DCS控制系统 | 第11-14页 |
| ·DCS的概念和应用过程 | 第11页 |
| ·DCS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11-12页 |
| ·DCS的特点 | 第12-14页 |
| ·虚拟DCS介绍 | 第14-17页 |
| ·虚拟DCS概念 | 第14-15页 |
| ·虚拟DCS的主要功能和方式 | 第15-16页 |
| ·翻译式虚拟DCS的特点 | 第16-17页 |
| ·火电机组仿真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本课题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 第2章 和利时MACSV控制系统研究 | 第18-26页 |
| ·MACS系列控制体统概述 | 第18页 |
| ·MACSV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 ·控制器算法组态研究 | 第19-22页 |
| ·MACS V系统的图形组态研究 | 第22-23页 |
| ·数据库组态 | 第23-24页 |
| ·相关难点 | 第24-26页 |
| 第3章 DCOSE平台仿真系统概述 | 第26-34页 |
| ·DCOSE仿真系统介绍 | 第26-31页 |
| ·DCOSE的组成 | 第26-27页 |
| ·先进的虚拟DPU技术 | 第27-28页 |
| ·图形化建模技术 | 第28页 |
| ·画面显示工具 | 第28-31页 |
| ·虚拟DCS全翻译式仿真实现方案综述 | 第31-33页 |
| ·DCOSE系统的技术创新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4章 逻辑组态翻译软件的开发 | 第34-44页 |
| ·功能块模具的整理 | 第34-36页 |
| ·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36-39页 |
| ·I/O点的抽取 | 第39页 |
| ·逻辑组态翻译软件的开发 | 第39-43页 |
| ·功能块型POU的翻译 | 第40-41页 |
| ·程序型组态的实现 | 第41-42页 |
| ·相关难点 | 第42-43页 |
| ·翻译工具介绍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5章 画面组态的翻译软件开发 | 第44-58页 |
| ·hollysys图形文件解析 | 第44页 |
| ·SVG文件结构和添加属性的定义 | 第44-46页 |
| ·XML编程语法 | 第46-47页 |
| ·画面文件的翻译 | 第47-56页 |
| ·静态图元 | 第48-51页 |
| ·动态特性 | 第51-53页 |
| ·交互特性 | 第53-54页 |
| ·特殊图元处理 | 第54-56页 |
| ·转换工具介绍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