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13页 |
第一章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概述 | 第13-23页 |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涵、意义和功能 | 第13-15页 |
1、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内涵 | 第13-14页 |
2、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 第14页 |
3、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功能 | 第14-15页 |
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 第15-20页 |
1、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历史来源 | 第15-17页 |
2、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三、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果 | 第20-23页 |
1、初步建立了考录法律法规体系 | 第20页 |
2、确立了公务员队伍“凡进必考”的选人机制 | 第20页 |
3、提高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 第20-21页 |
4、改善了考试录用的基础建设水平 | 第21页 |
5、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试监督机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化的基本框架 | 第23-32页 |
一、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科学化的内涵 | 第23-27页 |
1、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价值取向分析 | 第23-25页 |
2、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化的内涵 | 第25-27页 |
二、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化的特点和基本框架 | 第27-32页 |
1、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化的特点 | 第27-29页 |
2、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化的基本框架 | 第29-32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欠科学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 第32-46页 |
一、我国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欠科学的主要表现 | 第32-42页 |
1、考录理论缺乏科学性 | 第32-33页 |
2、考录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33-34页 |
3、录用计划的编制不够合理 | 第34-36页 |
4、测评技术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欠缺 | 第36-39页 |
5、后勤保障水平不高 | 第39-40页 |
6、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 第40-42页 |
二、我国现行公务员考录制度欠科学的原因分析 | 第42-46页 |
1、思想认识不足 | 第42-43页 |
2、社会公平环境的制约 | 第43页 |
3、考录体制不健全 | 第43-44页 |
4、法治社会尚未建立 | 第44页 |
5、经验技术的不足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推进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科学化的路径选择 | 第46-55页 |
一、健全科学的考录理论 | 第46-48页 |
1、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指导思想 | 第46-47页 |
2、加强以“科学性”为价值导向的舆论宣传 | 第47页 |
3、建立中国特色公务员考录测评技术理论体系 | 第47-48页 |
二、完善公务员考录法律法规 | 第48页 |
1、完善地方考录法规 | 第48页 |
2、加强建设单项法规 | 第48页 |
三、科学编制考录计划 | 第48-50页 |
1、合理分配录用计划 | 第49页 |
2、统筹调配行政编制 | 第49页 |
3、科学设置报考条件 | 第49-50页 |
四、优化考录方法和测评技术 | 第50-52页 |
1、合理设置考录环节,保证考试的信度 | 第50-51页 |
2、科学设计考试科目和内容,保证考试效度 | 第51-52页 |
3、提高面试水平,保证面试的科学性 | 第52页 |
五、提高考录工作的后勤保障水平 | 第52-53页 |
1、加大考录工作的物质保障能力 | 第53页 |
2、加强公务员命题人员的人才储备 | 第53页 |
六、建立监督评估体系 | 第53-55页 |
1、健全考录监督体系 | 第53-54页 |
2、建立考录评估体系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