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9-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对城市社区治理及社区治理过程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第10-15页 |
(一) 国内有关城市社区治理及社区治理过程的研究 | 第10-12页 |
(二)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治理及社区治理过程的研究 | 第12-15页 |
(三)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三)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 核心概念 | 第17-19页 |
(一) 治理与社区治理 | 第17页 |
(二) 城市社区治理 | 第17页 |
(三)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 | 第17-19页 |
二、 治理理论 | 第19-20页 |
三、 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 | 第20页 |
四、 非政府组织理论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案例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东湖大郡社区为例 | 第22-33页 |
一、 东湖大郡社区基本情况 | 第22-26页 |
(一) 东湖大郡社区的现状 | 第22-23页 |
(二) 东湖大郡社区治理主体分析 | 第23-26页 |
(三) 东湖大郡社区的治理目标——构建“三型”社区 | 第26页 |
二、 东湖大郡社区治理过程 | 第26-30页 |
(一) 自上而下的治理过程 | 第26-27页 |
(二) 自下而上的参与过程 | 第27-30页 |
三、 东湖大郡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及症断 | 第30-33页 |
(一) 东湖大郡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 东湖大郡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症断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33-41页 |
一、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 第33-37页 |
(一) 治理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二) 治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三) 治理客体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二、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7-41页 |
(一) 政府行为失范,社区自治功能与权力缺失 | 第37-38页 |
(二) 公民社会发育不全,民间组织有待发展 | 第38-39页 |
(三) 社区公共服务定性不清,缺乏资源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完善城市社区治理过程的对策建议 | 第41-49页 |
一、 重构社区权力秩序,建立完善的多元治理结构 | 第41-44页 |
(一) 理顺政府与居委会的关系 | 第41-42页 |
(二) 理顺居委会、业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 | 第42-43页 |
(三) 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过程 | 第43页 |
(四) 引导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 第43-44页 |
二、 转变社区治理方式,实现多中心主体的合作共治 | 第44-46页 |
(一) 转变政府的治理方式 | 第44页 |
(二) 创新社区组织的治理 | 第44-45页 |
(三) 创建多中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 第45-46页 |
三、 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 第46-49页 |
(一) 建立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分类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二) 建立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投融资机制 | 第47页 |
(三) 建立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提供的专业化机制 | 第47-48页 |
(四) 建立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提供的竞争性机制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