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分子开关”用于 CYP2C19*2 和*3 位点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14-3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8页 |
·标本来源 | 第14-15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5页 |
·常用材料与试剂 | 第15-16页 |
·主要试剂盒 | 第16页 |
·常用酶类 | 第16页 |
·Marker | 第16-17页 |
·菌株 | 第17页 |
·培养基 | 第17页 |
·缓冲液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17-1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8-25页 |
·检测位点选择 | 第18页 |
·PCR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18-21页 |
·血液 DNA 的提取 | 第21页 |
·DNA 样品的定量与质量鉴定 | 第21页 |
·样本 DNA 的扩增 | 第21-22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22页 |
·样本测序 | 第22-23页 |
·基于“分子开关”技术检测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 第23-24页 |
·基于“分子开关”的 PCR 技术特异性鉴定 | 第24页 |
·基于“分子开关”的 PCR 技术对 104 例标本的 SNP 分型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104 例样本测序结果 | 第25页 |
·PCR 扩增体系中 DNA 模板用量的优化 | 第25-26页 |
·PCR 扩增体系中退火温度的优化 | 第26页 |
·Pfu 酶在扩增体系中的优化 | 第26-27页 |
·检测引物 3′末端单/双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差异比较 | 第27-28页 |
·最佳反应体系的确立及 CYP2C19*2 和*3 三个基因型的检测 | 第28-31页 |
·104 例样本 CYP2C19*2 和*3 位点的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5页 |
第二章 重组 Tth-SSB 蛋白在基于 PCR 的 SNP 分型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5-38页 |
·标本来源 | 第35页 |
·Tth-SSB 基因组 | 第35-36页 |
·Tth-SSB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6页 |
·CYP2C19*3(636G>A)位点的单硫代检测引物 | 第36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6-37页 |
·常用材料与试剂 | 第37页 |
·缓冲液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37-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Tth-SSB 基因克隆到 pMD19-T 载体上 | 第38页 |
·Tth-SSB 基因克隆到 PET-28a 表达载体上 | 第38页 |
·Tth-SSB 蛋白的诱导表达和纯化 | 第38-39页 |
·SNP 分型反应中 Tth-SSB 蛋白最佳用量的确定 | 第39页 |
·Tth-SSB 对 PCR 特异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其他添加剂在提高 SNP 分型特异性的探讨 | 第40页 |
·添加 Tth-SSB 后对 104 份标本的基因分型 | 第4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0-47页 |
·T 克隆后双酶切的鉴定结果 | 第40-41页 |
·PET-28a 表达载体克隆后双酶切的鉴定结果 | 第41-42页 |
·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Tth- SSB 结果 | 第42-43页 |
·SNP 分型中添加 Tth-SSB 的最佳用量 | 第43页 |
·Tth-SSB 对 SNP 分型特异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添加 Tth-SSB 在三种基因型分型中的验证效果 | 第44-45页 |
·二碱基亚砜添加到扩增体系中的效果 | 第45-46页 |
·甜菜碱添加到扩增体系中的效果 | 第46-47页 |
·海藻糖添加到扩增体系中的效果 | 第47页 |
·104 份标本在添加 Tth-SSB 扩增体系中的检测结果 | 第47页 |
4 讨论 | 第47-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文献综述:SNP 分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55-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论文资助项目 | 第65-66页 |
附录:文中所用缩略语一览表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