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 第11-14页 |
·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现状 | 第11-12页 |
·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 第12-14页 |
·含氟氯类危险废物的产生 | 第14页 |
·含氟氯类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理 | 第14-18页 |
·回转窑焚烧炉处置含氟氯类危险废物 | 第18-20页 |
·回转窑焚烧灰渣熔融特性的研究 | 第20-24页 |
·灰渣组分的研究 | 第20-21页 |
·灰渣熔融特性的研究 | 第21-23页 |
·灰渣熔融温度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含氟氯类危险废物灰渣的化学组分研究 | 第26-41页 |
·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和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含氟氯类危险废物灰渣的化学组分 | 第29-32页 |
·灰渣样品的组分计算 | 第32页 |
·熔融温度的验证 | 第32-34页 |
·XRF分析灰渣样品 | 第34-35页 |
·FactSage理论计算 | 第35-40页 |
·自由能最小化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危险废物的组成分析 | 第37-39页 |
·熔融温度的验证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含氟氯类危险废物的熔融特性 | 第41-54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化学组分对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1-47页 |
·Na_2O对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CaO对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NaF对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SiO_2对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4页 |
·NaCl和KCl对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Al_2O_3对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Fe_2O_3对灰渣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危险废物灰渣与煤灰、生物质灰和医用玻璃组分的比较 | 第47页 |
·添加剂对熔融温度的影响 | 第47-52页 |
·添加CaO提高熔融温度 | 第48页 |
·CaO提高熔融温度的机理探讨 | 第48-50页 |
·添加煤灰提高熔融温度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52-54页 |
第四章 SPSS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 | 第54-61页 |
·SPSS对熔融温度的拟合 | 第54-56页 |
·SPSS软件的功能 | 第54-55页 |
·灰渣成分与熔融性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 第55-56页 |
·神经网络 | 第56-60页 |
·BP网络模型 | 第57-58页 |
·BP神经网络的建立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61-64页 |
·全文主要的工作及结论 | 第61-6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62页 |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