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MIMO系统中预编码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3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主要内容以及结构安排第11-13页
2 预编码基本理论第13-19页
   ·MIMO 无线信道模型第13-14页
     ·单用户 MIMO 系统模型第13-14页
     ·多用户 MIMO 系统模型第14页
   ·信道容量第14-16页
   ·预编码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思想第16-17页
   ·预编码发射端辅助信息的获取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9页
3 线性预编码技术第19-43页
   ·线性预编码技术的简介第19-20页
   ·常见线性预编码技术第20-22页
     ·迫零预编码技术第20页
     ·MMSE 预编码技术第20-21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21-22页
   ·选择性信道逆转预编码技术第22-33页
     ·信道干扰第23-25页
     ·有用信道相关矩阵的生成第25-26页
     ·基于 ZF 准则的 SCI 预编码算法第26页
     ·基于 MMSE 准则的 SCI 预编码算法第26-27页
     ·鲁棒性 SCI 预编码设计第27-28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28-33页
   ·相关旋转预编码技术第33-38页
     ·相位修正相关矩阵的生成第33-34页
     ·基于 ZF 准则第34页
     ·基于 MMSE 准则第34-35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35-38页
   ·收发端联合优化的线性预编码第38-42页
     ·联合优化预编码技术第38-39页
     ·联合预编码技术的改进第39-40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0-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基于信道分解的预编码技术第43-51页
   ·SVD 预编码第43-44页
   ·GMD 预编码及其改进算法设计第44-46页
     ·ZF-SIC 检测技术第44-45页
     ·GMD 预编码原理第45-46页
     ·GMD 改进算法第46页
   ·UCD 预编码及其改进算法设计第46-48页
     ·MMSE-SIC 检测技术第46-47页
     ·UCD 预编码原理第47-48页
     ·UCD 预编码算法的改进第48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 非线性 THP 预编码技术第51-71页
   ·THP 技术的简介第51-52页
   ·THP 预编码设计第52-55页
     ·基于 ZF 准则的 THP 预编码技术第52-53页
     ·基于 MMSE 准则的 THP 预编码技术第53-54页
     ·鲁棒性设计第54-55页
   ·THP 预编码误码性能的优化第55-62页
     ·结合分集编码的 THP 系统第55-56页
     ·结合功率分配的 THP 技术第56-58页
     ·GMD-THP 预编码第58-59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59-62页
   ·ZF-THP 和 MMSE-THP 的容量分析第62-65页
     ·THP 系统容量的简介第62页
     ·影响 THP 系统容量的因素第62-63页
     ·THP 系统容量公式的推导第63-65页
   ·THP 系统容量优化第65-69页
     ·结合波束成型的 THP 预编码技术第65-67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束语第71-73页
   ·本文主要工作第71页
   ·工作展望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附录第79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T-4翻译到底测了什么?--基于受试答题过程的内省法研究
下一篇:CDMA+WLAN室内分布系统共用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