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无权处分的效力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无权处分的基本理论第7-14页
   ·关于“无权处分”的概念第7-10页
     ·关于“处分”的概念第7-8页
     ·关于“处分行为”的概念第8-9页
     ·关于“无权处分”的概念第9-10页
     ·我国民法界关于“无权处分”的理论第10页
   ·我国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第10-14页
     ·我国无权处分的概念第10-12页
     ·我国无权处分的构成要件第12页
     ·我国无权处分的类型第12-14页
第二章 无权处分效力的比较法研究第14-20页
   ·法国民法典第14-15页
   ·德国民法典第15-17页
   ·其他民法典中无权处分的效力第17-20页
     ·日本民法典第17-18页
     ·意大利民法典第18页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18页
     ·奥地利民法典第18-20页
第三章 我国无权处分效力的分析第20-30页
   ·我国民法中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第20-25页
     ·无权处分合同为债权合同效力待定第21-22页
     ·无权处分行为为物权行为的效力待定第22-23页
     ·无权处分合同为无效的债权合同第23页
     ·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的债权合同第23-24页
     ·从合同的法理基础分析无权处分合同为有效地债权合同第24-25页
   ·我国无权处分效力的立法选择第25-30页
     ·对于无权处分债权合同效力待定说的分析第25-26页
     ·对无权处分物权行为效力待定说的分析第26-27页
     ·对无权处分债权合同无效说的分析第27页
     ·对无权处分债权合同有效说的分析第27-30页
第四章 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制度第30-39页
   ·无权处分之债权合同有效的优越性第31-33页
     ·符合我国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第31-32页
     ·能够更周全的保护合同各方当事人的利益第32-33页
     ·有利于我国民事法律规范的统一第33页
   ·善意取得制度之公示公信原则第33-35页
   ·无权处分之债权合同的有效与善意取得的继受性质第35-39页
     ·债权合同有效与善意取得之原始取得性质的分析第35-36页
     ·善意取得的继受性质第36-38页
     ·善意取得的继受性质与债权合同有效的关系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A:专著第39-41页
 B:论文第41-4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下一篇:论小额消费纠纷中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