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

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文物几何信息计算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课题来源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网格模型的孔洞边界提取第11页
     ·文物网格模型的体积计算第11-12页
     ·网格模型的剖面轮廓线提取第12页
     ·基于三维模型的可视化量算系统第12-13页
   ·论文框架第13-15页
第2章 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三维孔洞面积计算第15-25页
   ·概述第15-16页
   ·孔洞边界边提取与排序第16-19页
     ·OBJ 模型拓扑关系分析及数据结构的建立第17页
     ·边界边提取第17-18页
     ·边界排序第18-19页
   ·边界类型判断和孔洞面积计算第19-21页
     ·边界类型判断方法第20页
     ·孔洞面积计算第20-21页
   ·实验和结果第21-23页
   ·结论第23-25页
第3章 不规则表面文物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第25-33页
   ·相关研究与分析第25-27页
   ·利用四面体计算网格模型体积第27-29页
     ·数据准备第27页
     ·基于四面体的模型体积计算第27-29页
   ·文物模型表面积计算第29页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第29-31页
   ·结论第31-33页
第4章 文物三维模型剖面轮廓线自动提取第33-47页
   ·相关研究与分析第33-34页
   ·切片算法优化第34-36页
   ·轮廓线生成算法第36-44页
     ·模型中的三角形面片分组第36-37页
     ·判断三角形面片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第37-40页
     ·计算三角形与平面的交点第40-41页
     ·轮廓线封闭处理第41-44页
     ·剖面面积计算第44页
   ·实验结果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第5章 基于OPENGL 建立三维可视化量算系统第47-59页
   ·概述第47页
   ·模型变换第47-48页
   ·模型的视点变换第48页
   ·模型的投影变换第48-51页
     ·透视投影第48-50页
     ·正射投影第50-51页
   ·视口变换第51页
   ·射线拾取第51-54页
   ·系统功能介绍第54-59页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1 全文工作总结第59页
 2 下一步的研究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页
 发表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下一篇:无线通信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