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图清单 | 第14-16页 |
附表清单 | 第16-17页 |
1 绪论 | 第17-19页 |
·课题背景 | 第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9-29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念 | 第20-21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21-23页 |
·通信协议 | 第21-22页 |
·网络管理平台 | 第22页 |
·应用支撑平台 | 第22-23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结构 | 第23-25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 | 第25-28页 |
·军事应用 | 第25页 |
·医疗检测 | 第25-26页 |
·环境监测 | 第26页 |
·设施农业 | 第26-27页 |
·空间探测 | 第27页 |
·其他应用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服务质量(QoS) | 第29-37页 |
·QoS 定义 | 第29-30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QoS 与传统网络 QoS 的比较 | 第30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QoS 机制特点 | 第30-32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 QoS 评价指标 | 第32-3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 QoS 的两个基本层面 | 第34页 |
·QoS 保证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34-36页 |
·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 第35页 |
·资源严重受限 | 第35页 |
·能量消耗问题 | 第35页 |
·异类传感器网络 | 第35页 |
·严重的数据冗余 | 第35-36页 |
·频繁的拓扑变化 | 第36页 |
·节点密布带来的噪声干扰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4 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37-61页 |
·网络总体架构 | 第37-38页 |
·微处理器芯片 PIC18F4620 | 第38-41页 |
·PIC18F4620 特点 | 第39-41页 |
·PIC18F4620 存储器构成 | 第41页 |
·射频芯片 MRF24J40 | 第41-44页 |
·MRF24J40 器件特性 | 第42-43页 |
·MRF24J40 存储器构成 | 第43-44页 |
·节点其他部分电路设计 | 第44-49页 |
·时钟电路 | 第44页 |
·复位电路 | 第44-45页 |
·串行接口电路 | 第45页 |
·温度传感器电路 | 第45-46页 |
·编程接口电路 | 第46-48页 |
·电源电路 | 第48-49页 |
·IEEE802.15.4/Zigbee 协议 | 第49-55页 |
·常用无线短距离通信协议比较 | 第49-50页 |
·Zigbee 协议简介 | 第50-51页 |
·Zigbee 节点分类 | 第51页 |
·网络拓扑类型 | 第51-53页 |
·协议框架 | 第53-54页 |
·协议特点 | 第54-55页 |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5-59页 |
·MSComm 控件 | 第55-56页 |
·TeeChart Pro 控件 | 第56-58页 |
·上位机软件功能 | 第58-59页 |
·节点工作流程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5 基于 QoS 管理的优化控制算法 | 第61-76页 |
·算法研究背景 | 第61-62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62页 |
·基本设计思路 | 第62-65页 |
·反馈控制器设计 | 第65-68页 |
·优化目标选择 | 第68-69页 |
·其他问题讨论 | 第69-70页 |
·实验方案 | 第70-72页 |
·实验结果 | 第72-73页 |
·算法后期讨论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总结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实物图 | 第81-82页 |
作者简历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