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信道估计算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OFDM技术的发展 | 第8-9页 |
| ·OFDM系统的优缺点 | 第9页 |
| ·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9-10页 |
| ·OFDM技术的应用 | 第10-13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2 OFDM基本原理 | 第14-24页 |
| ·单载波系统和多载波系统 | 第14页 |
| ·OFDM信号的产生 | 第14-17页 |
| ·OFDM信号的调制解调 | 第17-18页 |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18-19页 |
| ·OFDM系统参数选择 | 第19-20页 |
| ·OFDM系统等效基带模型 | 第20-21页 |
| ·导频点的选择和插入 | 第21-23页 |
| ·总结 | 第23-24页 |
| 3 无线信道建模 | 第24-36页 |
| ·移动无线电传播 | 第24-26页 |
| ·无线信道衰落类型 | 第24-25页 |
| ·影响小尺度衰落的因素 | 第25页 |
| ·多普勒频移 | 第25-26页 |
| ·移动多径信道参数 | 第26-29页 |
| ·时间色散参数 | 第26-28页 |
| ·频率色散参数 | 第28-29页 |
| ·信道分类 | 第29-31页 |
| ·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 第29-31页 |
| ·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 第31页 |
| ·信道的仿真 | 第31-34页 |
| ·无线信道的包络统计特性 | 第31-32页 |
| ·无线信道的仿真模型 | 第32-34页 |
| ·论文采用的信道模型参数 | 第34-35页 |
| ·总结 | 第35-36页 |
| 4 慢时变信道估计算法 | 第36-50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经典信道估计算法 | 第36-40页 |
| ·最大似然估计 | 第37-38页 |
|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 第38-39页 |
|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 第39-40页 |
| ·频域内插算法 | 第40-42页 |
| ·分段线性内插算法 | 第41页 |
| ·高斯内插算法 | 第41页 |
| ·Sinc函数内插算法 | 第41-42页 |
| ·自适应线性最小均方误差算法 | 第42-43页 |
| ·确定门限值 | 第42-43页 |
| ·门限判决 | 第43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3-49页 |
| ·仿真系统参数 | 第43-44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4-49页 |
| ·总结 | 第49-50页 |
| 5 时变信道估计算法 | 第50-64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时频信道估计算法 | 第50-53页 |
| ·二维维纳滤波算法 | 第51-52页 |
| ·两单维维纳滤波时频组合算法 | 第52-53页 |
| ·Sinc内插算法 | 第53-54页 |
| ·基于多项式函数基展开算法 | 第54-55页 |
| ·二次样条函数基展开算法 | 第55-58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8-63页 |
| ·仿真系统参数 | 第58页 |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8-63页 |
| ·总结 | 第63-64页 |
| 6 结束语 | 第64-65页 |
| ·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