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石油城的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基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其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生态旅游开发及其生态环境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2 大庆市产业转型的理论解析 | 第21-31页 |
·资源型城市的相关基本概念及现实状况 | 第21-24页 |
·定性角度的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第21页 |
·定量角度的资源型城市的定义 | 第21-22页 |
·资源型城市的总体现状 | 第22-24页 |
·大庆市概况 | 第24-26页 |
·自然生态环境概况 | 第24-25页 |
·区域经济环境概况 | 第25-26页 |
·区域社会环境概况 | 第26页 |
·大庆市面临的主要困难 | 第26-29页 |
·产业结构极不合理 | 第27页 |
·区位劣势明显 | 第27页 |
·体制矛盾突出 | 第27-28页 |
·观念普遍陈旧 | 第28页 |
·就业问题严重 | 第28-29页 |
·资源持续开发能力下降 | 第29页 |
·石油城市大庆与玉门的转型现状比较 | 第29-31页 |
3 大庆市产业转型的模式及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 第31-37页 |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若干模式 | 第31页 |
·产业链扩展与延伸模式 | 第31页 |
·产业更新模式 | 第31页 |
·多元复合模式 | 第31页 |
·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实践经验 | 第31-32页 |
·大庆市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7页 |
·旅游业广泛的综合性和关联性 | 第32-35页 |
·大庆市产业转型中旅游开发的地位分析 | 第35-37页 |
4 大庆市旅游开发的模式 | 第37-53页 |
·开展生态旅游的模式 | 第37页 |
·大庆市生态环境的评价 | 第37-5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40-46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 第46-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5 大庆市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与措施 | 第53-65页 |
·大庆市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 | 第53-57页 |
·优势分析(Strengthens) | 第53-55页 |
·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55-56页 |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第56-57页 |
·威胁分析(Threats) | 第57页 |
·大庆市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 第57-58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57-58页 |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 第58页 |
·注重创立旅游品牌和形象的原则 | 第58页 |
·大庆市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 | 第58-62页 |
·精心设计旅游地整体形象 | 第58-59页 |
·生态旅游基地建设 | 第59页 |
·石油工业生态旅游产品的主题文化设计 | 第59-60页 |
·石油工业生态旅游产品的景观设计 | 第60页 |
·石油工业生态旅游产品的环境服务系统设计 | 第60页 |
·拓宽融资渠道,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 第60-61页 |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旅游宣传 | 第61-62页 |
·大庆市生态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 第62-65页 |
·体制保障措施 | 第62页 |
·法制保障措施 | 第62-63页 |
·政策保障措施 | 第63页 |
·规划保障措施 | 第63页 |
·人才保障措施 | 第63页 |
·资金保障措施 | 第63-64页 |
·宣传保障措施 | 第64-65页 |
6 结论 | 第65-69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65-67页 |
·尚需深入的问题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读硕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