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问题研究--以肇兴村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研究预期目标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可行性和创新性 | 第14-16页 |
| 2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释义 | 第16页 |
| ·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 | 第16-17页 |
|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 第17-21页 |
|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开发模式 | 第21-23页 |
| 3 贵州省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及开发前景 | 第23-31页 |
| ·贵州省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状况 | 第23-26页 |
| ·贵州省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环境分析 | 第26-29页 |
| ·贵州省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市场供需分析 | 第29-31页 |
| 4 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的困境 | 第31-34页 |
| ·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 ·存在问题的原因——“开发与保护悖论” | 第33-34页 |
| 5 肇兴村民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实证分析 | 第34-41页 |
| ·肇兴村简介 | 第34页 |
| ·肇兴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SWOT 分析 | 第34-38页 |
| ·肇兴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 | 第38-40页 |
| ·肇兴村模式的成效及发展前景 | 第40-41页 |
| 6 贵州省民俗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构想 | 第41-49页 |
| ·对六种开发模式的评析 | 第41-43页 |
| ·贵州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设计 | 第43-45页 |
| ·该模式的优势及其限制条件 | 第45-47页 |
| ·贵州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的建议 | 第47-49页 |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