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蚯蚓处理牛粪及其产物对大豆、玉米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引言第13-23页
   ·畜禽养殖模式第13页
   ·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第13-14页
     ·空气污染第13页
     ·水体污染第13-14页
     ·土壤污染第14页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第14-18页
     ·畜禽粪便资源特征第14-15页
     ·饲料化技术第15-16页
     ·能源化技术第16-17页
     ·肥料化技术第17-18页
   ·蚯蚓堆腐处理畜禽粪便第18-20页
   ·蚯蚓粪的应用现状第20-23页
     ·在育苗中的应用第20-21页
     ·可抑制土传病虫害第21页
     ·作为脱臭剂第21页
     ·作为生物有机肥料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27页
   ·试验地点第23页
   ·试验设计第23-25页
     ·不同接种密度蚯蚓处理不同腐熟程度牛粪试验第23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大豆生长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第23-24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玉米生长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第24-25页
   ·测定项目第25-26页
     ·蚯蚓处理过的鲜牛粪生化指标测定第25页
     ·大豆农艺性状指标测定第25-26页
     ·大豆生化指标测定第26页
     ·玉米农艺性状指标测定第26页
     ·玉米生化指标测定第26页
     ·玉米收获期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第26页
     ·“堆沤牛粪-玉米”模式与“蚯蚓-牛粪-玉米”模式经济效益相关指标记录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52页
   ·不同接种密度蚯蚓对鲜牛粪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7-30页
     ·对鲜牛粪干重的影响第27页
     ·对鲜牛粪 pH 的影响第27-28页
     ·对鲜牛粪有机质的影响第28-29页
     ·对鲜牛粪全氮的影响第29页
     ·对鲜牛粪速效磷的影响第29-30页
     ·对鲜牛粪速效钾的影响第30页
   ·不同腐熟程度牛粪中蚯蚓不同接种密度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第30-37页
     ·对蚯蚓产茧能力的影响第30-31页
     ·接种 10 条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第31-32页
     ·接种 20 条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第32-33页
     ·接种 45 条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第33-34页
     ·接种 90 条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第34-35页
     ·接种 135 条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第35-36页
     ·接种 180 条蚯蚓对蚯蚓生长繁殖的影响第36-37页
   ·鲜牛粪中接种蚯蚓条数和两个月后蚯蚓增重、牛粪干重的关系第37-38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第38-44页
     ·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第38-39页
     ·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第39-42页
     ·对大豆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第42-43页
     ·对大豆品质的影响第43-44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第44-47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第44-46页
       ·对玉米株高的影响第44-45页
       ·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5页
       ·对玉米倒伏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第46-47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第47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7-50页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容重的影响第47-48页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48页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第48-49页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第50页
   ·“堆沤牛粪-玉米”模式与“蚯蚓-牛粪-玉米”模式经济效益分析第50-52页
4 讨论第52-58页
   ·不同接种密度蚯蚓对鲜牛粪理化性质的影响第52页
   ·不同腐熟程度牛粪中蚯蚓不同接种密度对蚯蚓生长和繁殖的影响第52-53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大豆品质的影响第54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54-55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玉米品质的影响第55页
   ·不同方式处理牛粪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55-57页
   ·“堆沤牛粪-玉米”模式与“蚯蚓-牛粪-玉米”模式经济效益分析第57-58页
5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株地方株PRRSV分离鉴定及GP5基因疫苗研究
下一篇:外源一氧化氮与水杨酸对铜、铅、镉胁迫下黑麦草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