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复调音乐的简略发展状况 | 第9-15页 |
第一节 复调音乐概念的界定 | 第9页 |
第二节 复调音乐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 第9-15页 |
一、9~13 世纪的复调音乐 | 第9-11页 |
二、14~15 世纪的复调音乐 | 第11-12页 |
三、15~16 世纪的复调音乐 | 第12-13页 |
四、17~18 世纪前半叶的复调音乐 | 第13-14页 |
五、18 世纪后半叶~19 世纪的复调音乐 | 第14页 |
六、20 世纪的复调音乐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巴赫的音乐创作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 第15-17页 |
一、巴洛克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 第15-16页 |
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巴赫的生平与创作 | 第17-20页 |
一、伟大的音乐世家 | 第17页 |
二、艰苦的求学之路 | 第17-18页 |
三、年轻的音乐家 | 第18-19页 |
四、莱比锡时期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巴赫作品中复调元素探究 | 第20-36页 |
第一节 巴赫键盘作品中的复调 | 第20-26页 |
一、C 大调前奏曲与四声部赋格曲(BWV.846)之赋格解析 | 第20-23页 |
二、哥德堡变奏曲(BWV.988)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巴赫声乐作品中的复调元素 | 第26-33页 |
一、康塔塔“我们的主是坚固的堡垒”(BWV.80) | 第26-29页 |
二、《马太受难曲》(BWV.244)中的复调元素 | 第29-33页 |
第三节 巴赫的小提琴作品中的复调 | 第33-36页 |
一、小提琴协奏曲 | 第33-34页 |
二、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巴赫复调音乐创作的美学价值 | 第36-40页 |
第一节 写作技法的美学价值 | 第36-38页 |
一、情感与秩序的矛盾是复调的内部动力 | 第36-37页 |
二、写作技法是秩序是情感控制的法则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结构思维的美学价值 | 第38-40页 |
一、结构思维决定作品的创作高度 | 第38-39页 |
二、结构思维是成熟作品的先决条件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