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小额信贷概念、特征及发展目标 | 第16-17页 |
·小额信贷概念 | 第16页 |
·小额信贷特征 | 第16-17页 |
·小额信贷发展目标 | 第17页 |
·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市场运行作用分析 | 第17-18页 |
·小额信贷资金改善农户生产要素作用分析 | 第18-19页 |
·小额信贷促进农户增收途径分析 | 第19-21页 |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促农增收 | 第19页 |
·通过扩大再生产促农增收 | 第19页 |
·通过改变生产方式促农增收 | 第19-20页 |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农增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促农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26页 |
·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促进农户增收现状 | 第21-23页 |
·农户贷款到发放及时到位 | 第21页 |
·农信社发放小额信贷覆盖面广 | 第21页 |
·小额贷款发放规模较大 | 第21-22页 |
·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比例有所上升 | 第22-23页 |
·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主要满足于生产需求 | 第23页 |
·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促农增收存在问题分析 | 第23-26页 |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 | 第23-24页 |
·小额信贷风险保障机制缺失 | 第24页 |
·资金来源单一且不足 | 第24页 |
·贷款产品与农户需求有一定差距 | 第24-25页 |
·农户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普遍较低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促农增收的实证分析 | 第26-32页 |
·数据来源及整理 | 第26页 |
·数据来源 | 第26页 |
·数据整理 | 第26页 |
·模型设计 | 第26-28页 |
·变量选择 | 第26页 |
·变量说明 | 第26-27页 |
·模型设计 | 第27-28页 |
·计量结果与检验 | 第28-29页 |
·结果分析 | 第29-32页 |
·农户小额信贷能促进农户的收入水平 | 第29-30页 |
·小额信贷用于生产更能促进农户增收 | 第30页 |
·小额信贷用于非种植业的生产有高的生产效率 | 第30页 |
·与“一村一品”的结合更能促农增收 | 第30页 |
·信用等级对农户增收有重要决定作用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促进农户增收制约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外部环境层面制约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金融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应强化协调 | 第32页 |
·利率管制严格 | 第32页 |
·社会信用环境不健全 | 第32-33页 |
·贫困农户对小额信贷积极性不高 | 第33页 |
·农信社小额信贷运行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贷款额度偏少 | 第33页 |
·小额信贷监测和风险控制较难 | 第33页 |
·小额信贷使用途径缺乏有效约束 | 第33-34页 |
·贷款模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不够 | 第34页 |
·农户自身层面制约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农户信用评级较难 | 第34页 |
·对小额信贷认识不足和使用不当 | 第34页 |
·政策和资金持续支持有待完善 | 第34-35页 |
·缺乏持续的产业和服务支持 | 第35-36页 |
第六章 欠发达地区小额信贷促农增收的对策建议 | 第36-40页 |
·努力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 第36-37页 |
·明确小额信贷的定位 | 第36页 |
·合理利用政府贴息资金 | 第36页 |
·完善农村要素市场 | 第36-37页 |
·建立贷款保险和担保基金制度 | 第37页 |
·完善小额信贷机构的内部运作机制 | 第37-38页 |
·扩大小额信贷规模 | 第37页 |
·科学合理设计小额信贷 | 第37页 |
·实行合理的贷款利率 | 第37-38页 |
·加快建立信用征信体系 | 第38页 |
·加强农户自身素质的培育 | 第38-40页 |
·提高农户信贷意识 | 第38页 |
·鼓励农户将小额信用贷款更多用于生产投资 | 第38-39页 |
·加强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和辅导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