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1页 |
·甜瓜白粉病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甜瓜白粉病的发生、传播、危害及防治 | 第12-13页 |
·甜瓜白粉病菌及其生理小种 | 第13-18页 |
·甜瓜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18-19页 |
·甜瓜抗白粉病种质资源及其遗传规律 | 第19-20页 |
·甜瓜白粉病分子标记及 QTL 定位 | 第20-23页 |
·甜瓜白粉病抗性生理 | 第23页 |
·甜瓜与白粉病菌互作的组织病理学 | 第23-24页 |
·甜瓜抗白粉病育种方法 | 第24-25页 |
·植物抗病性 | 第25-27页 |
·植物的结构抗性 | 第25页 |
·植物的生理生化抗抗性 | 第25-26页 |
·植物的抗病分子机制 | 第26-27页 |
·cDNA-AFLP 技术及其在植物抗病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9-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野生甜瓜‘云甜-930’白粉病抗性鉴定及其抗性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材料方法 | 第31-32页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甜瓜叶片表皮结构观察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野生甜瓜‘云甜-930’病情统计 | 第32页 |
·甜瓜叶片表皮结构观察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 第34-40页 |
·材料 | 第34页 |
·方法 | 第34-35页 |
·白粉病菌分离与扩繁 | 第34-35页 |
·白粉病菌鉴定 | 第35页 |
·瓜类白粉病菌接种及病情调查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不同来源白粉病菌显微与超显微观察结果 | 第35页 |
·陕西关中地区的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 第35-39页 |
·讨论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野生甜瓜‘云甜-930’抗白粉病的遗传分析 | 第40-47页 |
·材料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41页 |
·遗传分析方法 | 第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6 个世代的抗白粉病遗传特征 | 第41-42页 |
·遗传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 第42页 |
·遗传参数 | 第42-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野生甜瓜‘云甜-930’接种白粉菌后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47-59页 |
·材料 | 第47页 |
·方法 | 第47-48页 |
·试验设计 | 第47页 |
·激素提取与测定 | 第47页 |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接种后植株生长发病情况 | 第48页 |
·接种白粉病菌后甜瓜植株的激素变化 | 第48-54页 |
·讨论 | 第54-58页 |
·野生甜瓜内源 IAA 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 第54-55页 |
·野生甜瓜内源 ZR 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 第55页 |
·野生甜瓜内源 GA 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 第55-56页 |
·野生甜瓜内源 ABA 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 第56页 |
·野生甜瓜内源 JA 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 第56-57页 |
·野生甜瓜内源激素比例与抗白粉病的关系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野生甜瓜‘云甜-930’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 cDNA-AFLP 差异表达分析 | 第59-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6页 |
·试验材料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植株发病情况 | 第66-67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67页 |
·cDNA-AFLP 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部分差异片段的功能分析 | 第69-70页 |
·部分 TDFs 的表达检测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7页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100页 |
附录 | 第100-102页 |
缩略词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作者简介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