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道德失范与学术伦理构建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选题目的和重要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1章 学术道德失范的概述 | 第14-26页 |
·学术道德的含义和内容 | 第14-16页 |
·学术道德的含义 | 第14-15页 |
·学术道德的内容 | 第15-16页 |
·学术道德失范的本质和特征 | 第16-18页 |
·失范 | 第16页 |
·学术道德失范 | 第16-17页 |
·学术道德失范的特征 | 第17-18页 |
·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 | 第18-22页 |
·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失范 | 第18-20页 |
·学术成果评估中的失范 | 第20-21页 |
·学术成果奖励中的失范 | 第21-22页 |
·学术道德失范的现实影响 | 第22-26页 |
·动摇学术价值、模糊学术目标 | 第22页 |
·毒害学生心灵,影响人才质量 | 第22-23页 |
·毁坏高校名誉、恶化社会风气 | 第23-24页 |
·阻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第24-26页 |
第2章 学术道德失范产生的根源分析 | 第26-36页 |
·学术道德失范的人性根源 | 第26-28页 |
·学术传统中缺乏规范意识 | 第26-27页 |
·对现行学术监督制度存侥幸心理 | 第27页 |
·学术人个人价值的趋利性 | 第27-28页 |
·学术道德失范的文化根源 | 第28-30页 |
·学术界的浮躁气氛 | 第28-29页 |
·诚信观念的淡薄 | 第29-30页 |
·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根源 | 第30-36页 |
·学术评价制度 | 第30-32页 |
·学术监督与惩戒制度 | 第32页 |
·学术奖励制度 | 第32-36页 |
第3章 我国学术伦理的现代构建 | 第36-44页 |
·引导学术主体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 | 第36-37页 |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 第37-38页 |
·建立学术诚信制度 | 第38-39页 |
·健全我国学术评价制度 | 第39-40页 |
·完善我国学术监督体系 | 第40-44页 |
·加强学术监督制度的供给 | 第40-41页 |
·加强各类学术监督机构的合作 | 第41-42页 |
·加大对越轨主体的处罚力度 | 第42页 |
·提高学术监督的执行效率 | 第42-43页 |
·提高事后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