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第8-11页
  一、 选题缘由第8-10页
  二、 选题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第11-15页
  一、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研究第11-12页
  二、 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研究第12-13页
  三、 构建和谐城市多民族社区的研究第13-14页
  四、 对相关动态的研究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一、 研究思路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二章 中华中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开展情况第17-37页
 第一节 中华中路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阶段第17-19页
  一、 自觉开展阶段——真情服务引导下的创建第17-18页
  二、 全面开展阶段——制度机制完善下的创建第18-19页
  三、 新的发展阶段——和谐素质建导下的创建第19页
 第二节 中华中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要内容第19-31页
  一、 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第19-21页
  二、 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第21-24页
  三、 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发展问题第24-29页
  四、 妥善处理各族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第29-31页
 第三节 中华中路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的成效第31-37页
  一、 各族群众之间的了解逐渐加深第31-32页
  二、 各族群众之间的信任不断增加第32-33页
  三、 各族群众之间的互助日益增多第33-34页
  四、 各族群众之间的摩擦纠纷大幅减少第34-35页
  五、 社区内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第35-37页
第三章 中华中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和模式第37-50页
 第一节 中华中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经验第37-41页
  一、 机制健全——无规不圆、无矩不方第37-38页
  二、 政策落实——保障权益、赢得民心第38页
  三、 扶贫帮困——凝聚力量、和谐发展第38-39页
  四、 就业援助——提高素质、共同进步第39页
  五、 宣传到位——营造氛围、夯实基础第39-40页
  六、 教化有方——建导调控、防范未然第40-41页
 第二节 中华中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模式第41-50页
  一、 模式的建导理念第42-45页
  二、 模式的构成要素第45-47页
  三、 模式的结构特征第47-50页
第四章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后记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善治的伦理分析
下一篇:论21世纪知青题材影视作品的“狂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