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青联组织的发展及其功能定位 | 第16-21页 |
第一节 青联组织发展的历史变迁 | 第16-17页 |
一、青年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 | 第16页 |
二、全国青联的成立 | 第16页 |
三、全国青联的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青联组织功能的转变过程 | 第17-18页 |
一、青年联合会组织指导思想的转变 | 第17页 |
二、在实践中不断拓宽青联工作的领域 | 第17-18页 |
三、青联的工作方法日趋灵活多样 | 第18页 |
第三节 现阶段青联组织功能定位分析 | 第18-21页 |
一、现阶段青联组织思想功能定位分析 | 第18-19页 |
二、现阶段青联组织政治功能定位分析 | 第19页 |
三、现阶段青联组织社会功能定位分析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青联组织社会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 第21-25页 |
第一节 思想功能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一、无法满足青年参与社会的政治热情 | 第21页 |
二、精神思想提升与个人生活追求的矛盾 | 第21页 |
三、青年社团类组织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 第21-22页 |
四、思想教育能力上凸现不足 | 第22页 |
第二节 政治功能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一、政治功能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 第22页 |
二、政治内容不适应青年发展的社会需求 | 第22页 |
三、工作手段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竞争 | 第22-23页 |
四、职业与事业的有机统一问题 | 第23页 |
第三节 社会功能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一、青年群体的分化加剧了组织凝聚青年的难度 | 第23-24页 |
二、社会功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利益变化的格局 | 第24-25页 |
第四章 青联组织的功能再定位及发展对策研究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功能定位依据 | 第25-27页 |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青年思想认识不足 | 第25页 |
二、非正规化青年组织的发展更能迎合青年人的社会需求 | 第25-26页 |
三、网络化虚拟化发展是青联组织的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功能再定位研究 | 第27-31页 |
一、增强思想功能在青联组织工作中的重要性 | 第27-28页 |
二、政治功能要以柔性化工作手段进一步展开 | 第28-29页 |
三、社会功能要以服务社会事业为核心 | 第29-31页 |
第三节 落实措施及发展对策研究 | 第31-35页 |
一、发挥青联组织的独特作用 | 第31页 |
二、加快青联组织自身的和谐建设 | 第31-33页 |
三、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 | 第33-3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