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高钛型高炉渣中主要组分的分离提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高钛型高炉渣的产生及组成特点 | 第11-13页 |
| ·高钛型高炉渣的产生 | 第11页 |
| ·空冷高钛型高炉渣的矿物组成及特点 | 第11-13页 |
| ·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国外 | 第13页 |
| ·国内 | 第13-18页 |
| ·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8-20页 |
| 第2章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 第20-21页 |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21-23页 |
| 第3章 空冷高钛型高炉渣的组构分析 | 第23-30页 |
| ·化学组分分析 | 第23页 |
| ·XRD 分析 | 第23-24页 |
| ·SEM 及能谱分析 | 第24-26页 |
| ·化学组分的分析与测定 | 第26-30页 |
| ·钛的测定 | 第26-27页 |
| ·铝的测定 | 第27-28页 |
| ·钙的测定 | 第28页 |
| ·镁的测定 | 第28-30页 |
| 第4章 高钛型高炉渣中酸碱组分的分离 | 第30-42页 |
| ·混合酸浸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第30-31页 |
| ·实验原理 | 第31-32页 |
| ·实验流程与实验装置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 ·盐酸法酸浸渣的物相分析 | 第33-34页 |
| ·混合酸法酸浸渣的物相分析 | 第34-35页 |
| ·盐酸/硫酸比对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混合酸浓度对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酸渣比对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反应时间对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 ·反应温度对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5章 酸浸渣中分离提取钛组分制备钛黄 | 第42-49页 |
| ·实验原理 | 第42页 |
| ·实验与工艺流程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制备产物的物相分析 | 第43-44页 |
| ·制备产物的形貌及粒度分析 | 第44-45页 |
| ·硫酸浓度对钛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 ·酸渣比对钛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反应时间对钛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47页 |
| ·反应温度对钛组分浸出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6章 酸浸液中主要组分的分离 | 第49-58页 |
| ·沉淀分离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 ·酸浸液中主要组分的分离 | 第50-57页 |
| ·Ca~(2+)离子的分离 | 第52-53页 |
| ·Fe~(3+)离子的分离 | 第53-55页 |
| ·Mg~(2+)离子的分离 | 第55-56页 |
| ·Al~(3+)离子的分离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