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地学景观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5页 |
| ·研究区范围及区位 | 第11-12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21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3-25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第四纪地质 | 第25-38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5-30页 |
| ·贡嘎山地区第四纪地质 | 第30-38页 |
| 第3章 主要地学景观及成景机制分析 | 第38-53页 |
| ·山地景观 | 第39-41页 |
| ·现代冰川景观 | 第41-44页 |
| ·冰川地貌景观 | 第44-47页 |
| ·古岩溶景观 | 第47-52页 |
| ·温泉 | 第52-53页 |
| 第4章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价值评价 | 第53-68页 |
| ·评价目的及原则 | 第53-54页 |
| ·评价方法 | 第54-58页 |
| ·评价结果 | 第58-62页 |
| ·评价的补充——影像分析法在资源评价中的验证 | 第62-66页 |
|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利用方向 | 第66-68页 |
| 第5章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 第68-96页 |
| ·贡嘎山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68-70页 |
|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 | 第70-75页 |
| ·贡嘎山地学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组成 | 第75-87页 |
| ·模式应用:贡嘎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 第87-96页 |
| 结论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05-106页 |
| 1. 学术成果 | 第105页 |
| 2. 主要科研项目 | 第105-106页 |
| 附录 贡嘎山地学景观照片 | 第106-109页 |